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緩慢。從實物產量看,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許多機械產品的產量已高居世界前列,但從全行業的銷售額看,尤其是從經濟效益看,這一優勢并不明顯。王瑞祥分析認為,其中原因除了產品檔次差距的影響外,服務性增值方面的巨大差距是主要原因。“‘十一五’機械工業的高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實物產品需求的高速增長,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向中后期的演進,繼續期望依靠實物產品產量的高速增長支撐今后的行業發展已越來越不現實。因此盡快補強現代制造服務業這一‘短腿’已成當務之急。”
產業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當前我國機械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并不能掩蓋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重速度、輕質量;重規模、輕效益;重當前、輕長遠的傾向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統計顯示,我國機械工業增加值率為24%至26%,而發達國家在30%以上,我國機械工業銷售收入利潤率也只有6%左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表明,我國機械工業今后需要把改變行業增長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將粗放增長的方式轉變到集約型增長的科學發展軌道上來。”王瑞祥說。
抓住機遇做大做強
在歷經了“十一五”期間的高速增長后,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全行業由大到強,“十二五”將是我國機械工業新的戰略發展機遇期。
“十二五”時期的政策環境有利于機械工業發展。據王瑞祥介紹,國家在“十二五”重點支持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機械工業就占了兩項: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汽車。而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拉動相關機械裝備的發展。
與此同時,機械工業服務面寬,發展空間還很大。王瑞祥表示,“十二五”期間,各行業都將致力于轉型升級,這將為機械工業發展創造廣闊空間。“機械行業服務面寬的特點,決定了行業的增長支撐點比較多而不太集中,這有利于機械工業保持相對平穩持久的增長。”
根據《“十二五”機械工業發展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將進一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為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升級奠定基礎。具體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機械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2%左右,出口創匯年均增長15%左右。
機械工業“十二五”發展目標還包括:產業向高端升級有所突破;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大型企業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5%左右,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25%左右;產業基礎初步夯實;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高;推進綠色制造,力爭機械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由2009年的0.425噸標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噸標煤左右,年均下降5.9%。
據王瑞祥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將按照“主攻高端、創新驅動、強化基礎、兩化融合、綠色為先”的總體要求,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實現全行業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一是著力發展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二是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加快形成高水平的自主技術、標準和品牌,提高自主創新對產業升級的支撐力;三是著力夯實產業基礎,加強基礎技術和工藝的研究,盡快實現關鍵零部件自主化,促進裝備國產化進程向縱深發展;四是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促進信息技術在機械產品中的深度應用,提升機械工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裝備制造業整體素質;五是著力推行綠色制造,千方百計降低單位產出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大力發展節能產品,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