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巨頭聚焦“變化”中國市場回歸理性軌道
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美國制造商協會、韓國工程機械協會聯合主辦的全球產業年度盛宴“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50強峰會”(英文名稱為T50 Forum)在中國大飯店隆重舉行。《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來自全球工程機械領域的巨擘們圍繞“機會、整合、應變”這一主題,就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形勢、產業轉型走向、經濟復蘇前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重塑全球新格局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的波動、市場“活躍地帶”的轉移、行業新興力量的崛起及傳統巨頭的攻守兼施等,都在重塑世界工程機械產業的新格局,并將整個產業推向前所未有的歷史階段與關口。目前,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銷售額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大關,無論在區域市場規模上還是整體重心上,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都在向新興市場轉移,整個行業正走向前所未有的歷史階段與關口,世界與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都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規模已經躍居全球第一,2011年行業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潛力巨大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開放,競爭最充分、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市場之一。如今,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中的39家國外企業,其中有37家已經進入中國,并構建了完善的業務體系,多家企業還投資建立了制造和研發基地,進行本土化生產。
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機、特雷克斯、徐工、中聯重科、柳工、廈工等全球產業“最高處”的領袖精英們就這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尋求行業在新形勢下的最佳成長模式。
徐工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民認為,當前中國企業正在加速融入世界,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國外企業紛紛挺進中國,在中國布下更多、更實質化的棋子,將更多與世界同步的理念、產品、技術引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更快的發展。同時,中國企業也在加速出海,大力推進國際市場拓展。目前中國企業的海外推進已經初步告別簡單的產品出口模式,轉而投向海外建廠、海外收購等高階方式。這“一進一出”之間,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整體競爭的實力,正在與世界最先進水平之間全面對接。”
行業回歸理性軌道
目前,雖然全球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仍有增長的市場基礎,其中歐美經濟仍然是影響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增速的關鍵因素。長期來看,如果歐美經濟持續低迷并且中國宏觀調控不放松,全球的工程機械產業都會受到較大影響。從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景氣指數來看,2008 年金融危機時為-80%,今年1 月回升至高點66.1%,隨后于9 月又下降至-20.2%,金融危機的影響遠遠沒有結束。
2024-11-11 10:29
2024-11-09 18:31
2024-11-08 10:07
2024-11-07 08:52
2024-11-05 12:30
2024-11-03 08:35
2024-11-02 08:58
2024-10-30 10:21
2024-10-30 10:14
2024-10-29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