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出自主能力建設,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品質是企業的生命,有效益的增長是企業發展的根本,這兩點都來不得半點馬虎,面對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上升、技術壁壘和貿易保護,
合力堅持向用戶提供精品新品,幫助客戶選擇最優方案,從采購成本到運營成本始終為客戶著想,以優質的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的效益,進而提高合力產品的附加值,實現從量變到質變,追求有效益的增長和自主能力建設,合力自1958年成立以來,無一年虧損,無重大風險損失。
張德進在采訪中談到,合力的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長期重視自主能力建設。包括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制造水平、自主
品牌建設和自主營銷能力。
合力在95年就成為行業首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11年,在國家級企業技術排名當中,居134位。合力還是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
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建有機械工業
叉車工程研究中心
和安徽省工業車輛重點實驗室,合力自主研發的新產品都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居國內領先地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持或參加國家或行業標準20多項,通過自主創新,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精益制造,渠道與服務致勝。張德進表示,基于“國際化一流
現代企業集團”的發展定位,合力于2009年選擇導入
日本豐田“精益生產”理念,以準時化、
自動化和徹底杜絕浪費為根本指導思想,作為企業實現管理跨越的重要抓手。三年多來,圍繞精益推進“三步走”的規劃目標,合力著力加快“一把手、五個手指”的精益推進工程。通過三年多的精益管理變革,合力產品生產周期達到50%的提升,交付周期達到30%改進,按時交貨期平均提升44%,庫存周轉率加快40%,庫存低減,現金流狀況越來越流暢、充沛。
另外,完善的渠道和售后服務是合力的最大特色與優勢。合力擁有較為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可以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客戶的售后服務問題。憑此優勢,一般同行便難望其項背。合力目前在全國有23家一級的銷售服務
公司,320家二、三級直接控制的銷售服務管理網絡。在全球范圍內,產品已經銷售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70多個國家完成合力商標注冊,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雙輪驅動、跑步前進。
堅持自主品牌,實施名牌戰略。在接受采訪時,張德進一直表達的觀點是:堅持“合力”自主品牌,無論有多少困難和誘惑都不做貼牌,爭創國際一流品牌。合力以高瞻遠矚的目光,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市場上一直高舉民族品牌大旗。如今,“合力、
HELI”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合力品牌已經在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注冊,成為抗衡國際品牌、帶動民族叉車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