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銷量只有2000臺的叉車廠,到如今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叉走過了不平凡的12年。2011年是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一年,杭叉卻刷新了各項指標的歷史紀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超83億元,同比增長17%;集團總營業收入、總銷量、出口量和效益繼續名列行業前茅,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連續12年居行業第一。
“再過五年,我希望杭叉可以成為裝備制造業中較強的企業,可以躋身浙江省前幾位。”這是杭叉董事長趙禮敏對未來的展望。但事實上,今天的杭叉,早已成為中國最好、最有影響力的叉車品牌。
在幾乎每家企業都在抱怨經濟環境差的今天,杭叉卻能夠真正做到穩中求進保增長,這與其長期正確的戰略決策密不可分。趙禮敏把現在國內外的經濟形勢比喻為彎道,“彎道超車,正是好時機。”
A.擋住誘惑,堅守主業不動搖
在資本市場風起云涌、房地產樓市熱度不減的情況下,杭叉作為國內同行業的排頭兵,卻能堅持一心一意堅守主業,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守得住底線,為推進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快馬加鞭。
跨進杭叉的大門,最搶眼的就是一排排整齊的廠房,藍白相間的建筑外墻顯得干凈而亮麗。一輛輛前來提貨的集裝箱大貨車,有序地排成長龍。走進大氣明亮的現代化裝配車間,完全沒有傳統生產車間的擁擠感和壓迫感。工人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加工操作。趙禮敏說,杭叉擁有國內同行業最大的生產裝配車間,一個車間就占地近100畝。車間內縱向排布著4條不同噸位的總裝線,一天能生產200多臺叉車。
在全球經濟疲軟和國內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今年1—6月,杭叉在全行業銷量負增長的背景下,實現了銷售總量近37000臺的正增長,并保持行業第一的好成績。同時,杭叉的全行業市場占有率達25%,比上年底增長了2.5個百分點。“我覺得我們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還是挺強的。”趙禮敏自信地說。
在外界的各種誘惑之下,杭叉做到了堅持主業不動搖,無怨無悔、腳踏實地堅守主業,發展壯大裝備制造業領域的實體經濟。在很多企業都將錢投入趨利行業的今天,趙禮敏帶領著“杭叉軍團”一起堅守壯大主業——投資3億元建設“杭叉工業園”二期,真正把錢砸在實業上。趙禮敏介紹,這次投資3億元一共建造五個項目:大叉車生產廠、高端變速箱生產廠、物流配送中心、國家認可試驗檢測中心以及一個10層樓的技術中心科研大樓。趙禮敏同時透露,杭叉即將開發三期工程,占地282畝,將建立新電動叉車項目,目前已經簽訂了擴建協議。
B. 自主創新,決勝市場有好牌
杭叉的快速發展絕非偶然,內中的訣竅看似簡單,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堅持“兩頭強、中間精”的發展模式,牢牢抓住開發與技術不放手。自主創新,讓“杭叉”的品牌內涵得到了不斷的提升。
不斷的技改投入,造就了今天全新的杭叉集團。先進的機械加工與焊接設備、總裝流水線、零部件輸送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及ERP系統,合理的園區產業布局,完善的試驗檢測設備,不僅使杭叉集團成為中國最大、最先進的叉車制造企業,也為杭叉搭建了一個成為世界級叉車制造企業的發展平臺。
2023-12-29 12:06
2023-12-29 11:05
2023-12-29 09:33
2023-12-29 09:30
2023-12-29 09:28
2023-12-29 09:27
2023-12-29 09:25
2023-12-29 09:25
2023-12-29 09:23
2023-12-28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