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了解,記者發(fā)現,不管是前移式叉車還是平衡重叉車都具有雙踏板操作系統(tǒng)和帶扶手的指尖操作手柄,而雙踏板操作系統(tǒng)在整個叉車制造業(yè),是林德獨有的技術。
其性能分別體現在:
雙踏板操作系統(tǒng)——前進后退換向不需要手部或腳部的額外動作(比如撥倒車檔、按換向按鈕等等),明顯降低工作疲勞;避免復雜操作帶來的失誤,當然在作業(yè)速度方面更加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帶扶手的指尖操作手柄——作業(yè)時手是靠在扶手上面,通過手指就可以控制貨叉的上升下降前傾后仰及側移,大大降低作業(yè)人員工作強度,降低疲勞;比例提升控制,即貨叉提升下降速度可通過手指撥動手柄的行程大小來控制,達到精確操控,保障高價值貨物存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末端緩沖設置。
貨叉升到最高及前移到最外的末端,有緩沖功能,避免貨物在最高位置及最外位置時應沖擊而掉落事故發(fā)生。
至于在濕滑的地面上快速穩(wěn)定停車,源于林德叉車的全輪制動功能——驅動輪與兩個承載輪都能制動,減少制動距離(特別是在冷庫結冰的環(huán)境內),避免事故發(fā)生。
經過實地觀察和工程師的專業(yè)講解,記者感到,在低溫冷庫環(huán)境下,保障叉車的作業(yè)質量不因低溫環(huán)境而改變,還真需要針對低溫環(huán)境的一些獨特設計和改進,這也為裝備制造業(yè)在研發(fā)、創(chuàng)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德叉車在國內叉車體系中屬于高性價比的叉車。陳學春說,選擇高性價比的林德叉車意在提升工作效率、裝備性能與工況環(huán)境的匹配性、員工操作的安全性等等,顯然,也都是成本控制中的一部分。而這一點,在資本密集型、技術要求較高的產業(yè),尤其應該有這樣的成本控制觀念。
調研采訪行將結束時,陳總興致勃勃的向記者描繪了“萬吉”冷庫二期工程的設想。
二期冷庫,含冷凍、冷藏、常溫和恒溫等綜合區(qū)域,其中冷凍庫與配送車間相連,溫度控制在-5℃,預冷間與月臺相連,這樣保持冷源不受損,既保持冷凍庫的溫度又對配送車間及預冷間做出相應保證,同時降低對叉車的影響,防止因溫差變化影響叉車的運作。
從陳學春的言談中不難看出,盡管經濟低迷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觀,國內冷鏈行業(yè)依然透露出強勁的內需動力。與此同時,對技術條件要求較高的冷鏈行業(yè)如果想快速崛起,同樣需要制造業(yè)的快速跟進與配合。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
2025-03-07 09:29
2025-03-06 14:03
2025-03-03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