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了1-10月我國物流業運行情況,今年1-10月,社會物流總額增速趨穩,物流業增加值保持較快增長,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但社會物流總費用依然較高,物流經營效益下滑狀況仍沒有明顯改觀。
一位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情況相比于歐美等物流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差距還很大,這主要體現在企業的自身經營狀況以及電商的異軍突起倒逼物流業急需迅速的發展,雖然行業整體相對落后,這也給我國物流業的未來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
上述分析師指出,成本上升加快、物流運轉中設備的滯后等因素都制約的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比如本月的“雙十一”,雖然在物流總量上急劇增長,但是總量增長隨之帶來的便是人工與交通運輸方面的匱乏,物流公司不得不采取增加人工與交通運力來應對,這樣便使得物流成本隨之增加。此外,我國在物流運轉的中間環節上可以借鑒物流業發達的國家,采用先進的設備來加快物流的運轉環節,整個行業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產業調整和升級來應對目前物流業所面臨的問題。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官婁剛指出,我國是全球供應鏈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物流成本是歐洲的兩倍。如何控制高額的物流成本,這是留給相關政府和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留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一個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的成本相對過高,數據顯示,我國物流成本偏高主要是管理費用比重高、增長快。目前,我國管理費用占整個物流費用的12.6%,而日本只占不到2%,美國只占5%左右。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