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說,這得益于公司在產品方面“寬而深”的理念。捷爾杰目前可以滿足全球用戶對于不同高度、不同價位的高空作業平臺的需求。但顯而易見,這種“寬”被限定在一個范圍以內。
空白的中國市場
在中國,當以房地產建設為用途的傳統工程機械產品暫時陷入低迷時,一些尚未被開拓的更加專業化的機械設備市場開始活躍,比如高空作業車。而本土的機械制造商剛剛進入這一領域不久,在他們厚度堪比電話黃頁的龐雜產品目錄里,這通常只會占據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風險在于,新興市場雖然在關鍵時刻有助于穩定很多企業的收入,但跨國公司的投資可能會面臨更大經濟波動的沖擊。英特爾[微博]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在最新的業績電話會議上向投資者表示,以往一直發展強勁的中國經濟勢頭轉弱令其感到意外。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的研究表明,雖然中國及亞洲其他經濟體顯示出初步的回暖跡象,且巴西經濟也在反彈中,但當前發展中國家的情況依然對跨國公司的業績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不過,卡特彼勒在中國的成功給了捷爾杰信心。這家全球最大的建筑和礦用設備制造商雖然此前在美國和歐洲遭遇銷售下滑,但中國市場的穩定增長讓其備感欣慰。該集團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愛德華·萊普剛剛在上海強調,“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而一家美國機構的報告也表明,發展中國家占全球GDP的比例有望在未來十年逐漸增大,發展中國家為美國企業提供的收入動力將繼續增強。同時,推動全球增長的因素在中國也顯得更為明顯。
但另一個現實是,中國尚未形成使用高空作業平臺設備的良好市場氛圍。這有待國家對于安全生產和作業方面法規和要求的提升及健全,一些大型工廠和建筑工地使用簡單設備甚至工人徒手攀爬導致傷亡的事故仍在發生。
捷爾杰顯然早有準備。幾年前,捷爾杰通過美國商會組織了一個中美高空作業委員會旨在向中國業界,推廣安全生產和高空作業安全的理念。而這在法蘭克看來,幾乎空白的中國市場正是捷爾杰天賜的商機。
不過,看到這個機會的不止法蘭克。其在美國和歐洲的競爭對手已經搶先進入中國,并在上海、江蘇一帶獲得了高于捷爾杰的市場份額。
對此,法蘭克稱捷爾杰從來未曾畏懼競爭。他對其產品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尤為自信,并且希望用捷爾杰的全球化服務給中國客戶帶來新的體驗。他甚至并不擔心來自中國本土制造商可能發起的低價競爭,因為天津工廠已經實現高度的本地化生產并具有強勁的成本競爭優勢。
至于低價競爭問題,法蘭克對一位渴望看到他尷尬表情的記者說,“你很快就該去問我的競爭對手了。”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