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疊加
融資租賃政策一波三折的背后是政府和行業對其本質認識的爭議。“作為一種金融服務,融資租賃集融資、服務與貿易一體,突破了以往銀行單一貸款的融資形式。”聚賢閣融資租賃綜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國勇對記者說。
就融資租賃的本質來說,融資與融物結為一體,是產業滲透度較高的一種金融服務。然而,由于不少售后回租業務打著租賃的旗號,實為承租人獲得貸款的通道。在以往的基礎設施和地方融資平臺業務中,這種現象屢見不鮮,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
來自宏觀環境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風險也不容小覷。2014年政府高層對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容忍度提高,對于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大,風險逐步凸顯出來。在北京匯融律師事務所融資租賃律師李聰方看來,一些周期性行業如航運業和鋼鐵、化工等產能過剩行業在今年仍將會承壓。
事實上,無論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還是一些周期性和過剩產能行業,之所以受到追捧,大多與融資租賃公司追求規模至上的策略有關。一家租賃公司篩選客戶的首要標準就是融資租賃額度上億起步。李聰方認為,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很多銀行系出身的金融租賃公司成立之初的戰略是先有規模,后有專業化。因為他們的優勢在于融資業務本身,比如能夠以較低資本融資。但是在產業滲透和資產控制層面,并不擅長。比如一艘船從定船到交船,周期可能長達三年,前置風險很大。”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只有在一定的規模基礎之上,才能逐漸摸索穩定的業務來源,所以才出現了“先有規模、后有定位”的現象。不過,李聰方同時表示,金融租賃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
2019-01-30 15:37
2018-11-23 16:42
2018-11-23 16:32
2016-06-06 07:46
2016-05-17 08:38
2016-04-20 09:19
2016-04-16 09:04
2016-04-12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