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者聯盟
2013年,特斯拉的新車Model S風靡全球。但電動汽車的革命者,并非特斯拉一家。德國人凱普克創立的“街頭滑板”電動汽車,已經蠢蠢欲動。
出生于1976年的凱普克,是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他對電動汽車的興趣,源于曾經做過的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德國城市居民表示,他們的日常交通都以短途為主。而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他們認為汽車應當是一種更環保的交通工具,而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為何不開發一種針對城市短途交通的“平民電動汽車”呢?
實際上,絕大多數電動汽車制造商,要么注重性能出眾,要么注重設計新穎,而忽略了大眾對于電動汽車的基本需求。凱普克希望開發一款外形設計小巧實用,讓大眾都買得起的電動汽車。他給這種電動汽車起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街頭滑板。
在創立“街頭滑板”前,凱普克一直關注著特斯拉。這家誕生于硅谷的公司,不但使電動汽車在動力和續航等性能上,達到了傳統汽車的水平,還為電動汽車注入了諸多前沿的科技元素。
不過,特斯拉瞄準的是中產階級人群,其新款車型Model S的價格在9萬多美元,對于這樣的價格,大眾并非都能承受。這讓凱普克看到“街頭滑板”巨大的市場空間——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內, 售價0.5~1.5萬歐元之間的細分市場。
但問題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如何才能降低成本造出低價實用的“街頭滑板”呢?
凱普克的瘋狂創舉是,顛覆傳統汽車的生產組織模式。
在傳統汽車產業鏈上,整車廠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無數零部件供應商更像是整車廠商的附庸,按照整車廠商的訂單一板一眼地生產。然而,這種產業組織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零部件供應商的創新能力,而在某個零部件制造領域,他們比整車廠商更專業。
“跟傳統汽車不同,電動汽車就應該有電動汽車的產業組織模式。”凱普克設計了一種以供應商為主體的扁平化組織模式——顛覆者聯盟。“所有合作者聚合在一起,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通過一個開放的平臺實現協同合作,如同一座虛擬工廠。”
2010年5月,“街頭滑板”電動汽車項目正式啟動,凱普克的首要任務是,召集一個顛覆者聯盟。
他將聯盟者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股東投資者,投資成為公司股東,參與戰略決策;第二類為戰略合作者,在項目里某個分支領域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類為協作合作者,在某個分支領域的某個環節貢獻力量。
最初,有19家德國汽車供應商加入聯盟。其中10家為股東投資者,包括凱普克的街頭滑板公司,以及德國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速龍租車,與汽車輕質材料與熱管理系統開發商雷奧公司。這10家股東共同出資230萬歐元,作為項目啟動資金。
另外9家為戰略合作者與協作合作者,這其中除了汽車照明制造商海拉公司、輪胎生產商鄧普祿公司等幾個業界巨頭之外,大部分是一些鮮為人知、但擁有新銳技術的中小企業。
半年后,凱普克的聯盟陣營擴充到50多家公司,不僅覆蓋了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甚至還包括最前沿的3D打印技術。#p#副標題#e#
“街頭滑板”的顛覆者聯盟已經初具規模。但成敗的關鍵在于,凱普克能否將這些散兵游勇有序地組織起來。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