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傲、豐田、納科三大集團當之無愧地雄踞全球工業車輛市場前三甲之位,作為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的企業,不同的土壤造就了林德、豐田和海斯特不同的風格;而多年來縱橫中國叉車市場的經驗也使他們對于當下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勢擁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下面,本刊邀廣大讀者與用戶一起傾聽三巨頭暢所欲言的一席談。
豐田產業車輛(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渡辺高伸
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副總裁謝德安
上海海斯特叉車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孝昌
《中國儲運》:隨著中國叉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們看到,很多外資品牌叉車除了持續關注高端叉車產品的開發外,也推出了不少適應中國用戶需求的經濟型叉車,以期達到更加全面覆蓋市場的目標,這在客觀上也使得中國叉車市場的產品差異化逐漸縮小。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貴公司是否也為了適應中國市場不斷嘗試推出新產品?今后的產品策略又是怎樣的?
謝德安:企業要發展,就必須適應客戶需求。由于客戶的關注點逐步由價格轉向功能、環保、安全等因素,許多國產品牌就要在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產品的科技水平,從而推出了新的高端產品。與此同時,外資企業也會對市場進行深入了解,并結合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從而推出客戶們最能夠接受的產品類型。這兩方面是作為企業最基本的戰略考慮,也就導致市場有了一定的融合度,使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交集。之前的市場是一個層次分明的金字塔結構,而今后的市場很有可能會變成中間大兩頭小的菱形結構,但前提是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因此,今后的市場上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絕不可能涇渭分明,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不得不說,用戶的選擇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因為他們總是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來購買。就我們來說,面對著更多用戶逐漸從人力搬運向機械搬運轉型的現狀,整個集團也會持續關注經濟型叉車市場,這是市場的要求,更是用戶的要求。
渡辺高伸:近年來中國叉車市場飛速發展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叉車保有量數量巨大。豐田是 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在這 10年間中國市場增長了約 5倍 (從2003年 的 45,842臺 到 2013年 的242,217臺),總體達到日本叉車市場的4倍左右,因此豐田叉車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充滿機遇。然而,當前中國市場占有率的八成左右車型仍以中低端內燃叉車為主,價格競爭比較激烈,參與分割蛋糕的同行為數眾多,這給價格略高且主力產品以電瓶叉車為主的外資廠商帶來了挑戰。如何化機遇為挑戰?我們看到,首先中國市場當下面臨的環保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我們會在中國市場進一步積極推進電動化的發展。同時通過進一步擴大本土化戰略,為中國客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以此來謀求市場的拓展。
豐田品牌連續 48年穩居日本銷量第一的位置;瑞典 BT公司是歐洲著名的叉車制造商,于 2000年被豐田正式收購,成為豐田集團的重要成員之一;BT旗下Raymond品牌是北美市場倉庫與配送行業電動叉車的頂級設計者與制造者。三個品牌都是各自市場的佼佼者,有著各自不同的優勢,可以滿足各地域市場用戶的操作習慣。通過共享研發平臺,可發揮產品間的相乘效應,能夠為不同行業客戶,不同物流作業現場提供最佳產品解決方案。
2010年豐田開始加大在中國“現地化生產戰略”的推進力度,豐田叉車昆山工廠陸續開始了 Z系列內燃平衡重叉車和 8系列電動平衡重叉車的生產;2012年 6月,比特產業車輛(佛山)有限公司成立,開始現地化生產 BT品牌的低位電動托盤車和電動堆高機。2014年最新推出的 3.5~8T的 8系列大噸位內燃車是由TIK工廠負責生產,但它不僅是面向中國市場,同時也是向包括歐洲在內的其他市場進行出口的車型。從車型研發、設計到生產工藝都是豐田叉車最新車型的體現。針對土地費、勞務費日益高漲的中國市場,我們推出了此款新車。具體來說,根據大噸位車輛用戶的訴求,我們在優化車輛能耗的基礎上,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和操作性,同時在耐久性方面,為了讓車輛在高強度工況下面保持高效穩定運行,車輛的冷卻性得到了全面提升。當然,本土化帶來的價格競爭優勢也得到了全面體現。
根據豐田產業車輛集團全球網絡生產布局,在 TIK生產的產品不僅向中國國內市場供給,還向世界其他市場進行出口。為了實現世界水準的高品質產品的生產,TIK工廠對現地采購零部件供應商的認定采取和日本、歐美工廠一樣的嚴苛的評估體系,核心零部件堅持采用有豐田固有優勢的原裝進口部件。工廠內設有嚴格的零部件到貨和整車出貨檢查。工廠的每一道生產工序都堅守“在工序中鑄就品質”的 TPS理念。這一切都是為了給中國和世界客戶帶去真正的高性價比產品。
《中國儲運》:作為外資品牌叉車的三巨頭之一,貴司在中國的銷售情況與歐美、日本市場有哪些異同?如電動倉儲車的銷售比例,不同車型、價位的客戶接受度和認同度分別是怎樣的?由此又可以看出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需求有哪些主要區別?
林孝昌:可以看到,未來長期中國市場和世界市場在需求上的差異會越來越模糊,在中國落戶的很多國際公司以前全部采購進口品牌叉車,但是隨著中國本土品牌與外來品牌的不斷學習和合作,其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更具競爭優勢。只要有優質的品質和服務,無論中國還是外資企業都會選擇。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僅僅靠產能相對不高的外資品牌叉車也難以滿足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所以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合作,雖然合作方式還是未知的,但只有合作才能強大。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