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變數的烏克蘭將繼續阻礙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俄羅斯的問題也是歐盟發展中國家的問題。
美國經濟又挺過了一年。原本以為這會是美國加息、新興市場增長勢頭再次回歸的這一年,結果最后成了美國孤軍奮戰的一年。美國經濟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道瓊斯指數在12月23日突破18000點,失業率降到6%以下。
盡管美國人的收入依然停滯不前,但美國境內汽油價格普遍低于每加侖2.6美元。經濟基本面、較低的土地及房地產資產價格,以及執行有力的法規,加上穩定的監管環境,這一切都使得美國成為了全球投資者眼中的最佳投資市場。
無論是好是壞,在我們邁向2015年之際,美國經濟再次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PNC金融服務公司和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TIAA-CREF)的經濟學家認為,明年美國將再次成為投資者最喜愛的市場;他們還對從倫敦到莫斯科等市場隱約可見的政治風險下的市場準備狀態發出了質疑。
日不落帝國
隨著美國、加拿大、英國的經濟進入自給自足的經濟擴張軌道,2015年這三國都將走上加息道路。就業崗位數量的增長使得人民的錢包充實了,這將推動企業創造更多營收,刺激更多的崗位聘用以及更快的工資增長,而這又反過來推動英語區的更多消費者支出。前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上,太陽永遠不落。
事實上,在新興市場中,2015年印度仍將成為熱門市場,這要歸功于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強有力的領導,以及今年5月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當選印度總理。
而另一方面,歐元區和日本的發展勢頭看起來頗為疲弱,不過這些國家的央行正跳上美聯儲量化寬松的大車,在11月宣布了大規模資產購買的計劃——明年這些國家和地區中,量化寬松應該能刺激信貸增長和投資。
全球經濟大衰退五年之后,發達經濟體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2月23日首次突破18000點,這要歸功于強勁的美國GDP增長勢頭。量化寬松政策奏效了。美元始終堅挺。而盡管美國人的收入相對停滯不前,失業率卻有所下降。
這個國家熬過了經濟大衰退。
美國并沒有鳳凰涅磐,但美國經濟確實要比許多其他發達市場要好。而與此同時,增長迅猛的新興市場卻仍然表現疲弱,僅有少數例外——印度就是其中一例。
2014年10月,美聯儲如外界廣泛預期的那樣,量化寬松經過逐步縮減之后終于走到盡頭。不過,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卻宣布將撿起美國棄之不用的量化寬松政策,這著實是2014年最令人吃驚的事件之一。
全球經濟持續而又充沛的流動性支持著全球資本市場和全世界范圍內的資本流動,并死死摁住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長期利率。
目前為止,美國是這種流動性最大的保管人。
這些資金流動有助于美國維持較低利率——盡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不再像以前那么具有擴張性——本周一收盤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17%,相較之下,今年1月2日的收益率為3%。
“我們認為,到2015年年底,10年期債券收益率將達到2.75%,來自于國外投資者的需求和下降的美國通貨膨脹預期將拖住收益率的上升步伐。”TIAA-CREF股權投資部門掌門人威廉姆•里格爾(William Riegel)如是表示。
標普500指數達到了2050-2100點的中間目標,進一步上探2150點也是有可能的。然而,隨著投資者開始揣摩加息時間,波動性將成為愈加難以克服的一個重要因素。
本周一,TIAA-CREF經濟學家表示,他們認為美國明年的GDP年增長率將達到3.1%,好于巴西和俄羅斯等大型新興市場——由于受到西方制裁,俄羅斯將可能面臨一場經濟衰退。
投資者忽視政治風險?
石油價格下跌對大宗商品進口國——如中國和印度——來說是好消息,對于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來說同樣是好消息。換句話說,明年第一季度,這些市場出現喜人增長勢頭并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盡管石油價格走低,中國的GDP增速也有可能因為歐洲疲軟的需求和內需增長乏善可陳而出現令人失望的結果——下降到7%以下。對中國的股權投資者來說,一大變數可能是日本央行的舉措。
這可能提振亞洲的風險資產,如果歐洲央行如外界預期的那樣繼續執行量化寬松政策的話,歐元區衰退可能就此打住,也有助于諸如Vanguard富時歐洲指數基金(Vanguard FTSE Europe)等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表現——這只基金從年初至今下跌了9%以上。
“波動性仍可能徘徊在高位。”里格爾警告說。
在歐洲和新興市場范圍內,最需要警惕的是俄羅斯。
對于那些寄希望于歐洲和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對高beta資產有益的投資者來說,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可能突然令他們失去重心。而普京對美國和歐盟采取的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的反應是——交戰,這可能導致更加廣泛的沖突,并破壞市場的穩定。
極度依賴于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已經受到石油價格下跌和盧布貶值的沉重打擊——盡管最近一些穩定盧布匯率的努力頗現成效。
上周,盧布兌美元匯率近70比1,本周二則已經上升到54比1。市場顯然是反應過度了。不過,這種反應過度可能會傷害投資者情緒,使市場緊張不安,特別是對那些通過Market Vectors Russia (RSX) ETF基金被動買入證券的俄羅斯投資者來說尤為如此。
“低企的石油價格繼續對俄羅斯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并有可能在俄羅斯目前的儲備不足以滿足其所有需求時導致一場經濟意外。”Altegris公司首席信息官杰克•里弗金(Jack Rivkin)如是表示。Altegris是一家位于加州拉荷亞(La Jolla, Calif)、管理著25億美元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
“普京鞏固了權利,但我們也有理由說,隨著物資短缺的繼續、一路貶值的盧布影響到物價,人民大眾可能不再繼續支持他。普京或許可以采取一些非同尋常的地理政治手段來嘗試影響石油價格。”
所有這一切使得PNC金融服務公司的高級國際經濟學家比爾•亞當斯(Bill Adams)提出了一個問題: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遜尼派-什葉派內戰、烏克蘭戰爭和希臘大選之間有什么共同點?
“幾年來,歐元區幾次處在緊要關頭,還有中東的幾處爛攤子,理應都會對全球復蘇造成威脅,然而現在看來,這些所產生的影響似乎很小。”亞當斯表示。在如此之多的錯誤警報之后,投資者是否正在遺忘政治風險?
“2015年5月英國議會選舉之時,保守黨得票數領先、兌現對英國是否脫離歐盟進行全民公投的承諾,可能就是對政治風險麻痹大意最直接的敲打。”亞當斯如是表示。
目前來說,股權投資者似乎愿意在這三樣東西上押注:
中國已經穩穩地避免了硬著陸;
美國是一個全新的新興市場;
核心經濟體的央行銀行家們將繼續在2015年拯救他們。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