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4G在國內尚處起步階段,但5G的研發(fā)已經如火如荼。在近期舉辦的多個5G技術標準研討會上,來自中移動、中電信、中聯通、華為和中興在內多家企業(yè)技術人員均預測,根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xié)會的布局以及目前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來看,5G有望在2020年正式商用。5G商用后,將會在互聯網和物聯網等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有望成為全新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由于5G應用前景廣泛,5G“戰(zhàn)略制高點”爭奪戰(zhàn)已風起云涌。韓國、日本、美國、英國和德國等多個國家已紛紛著手研發(fā)5G技術。而中國企業(yè)也已投入巨資展開研發(fā)布局,并希望最終“拿下”5G標準,進而占據對整個產業(yè)鏈的主導地位。
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
5G將掀起一次革命性的革新,將滿足人們對更高質量生活的需求,解決人與物的通信,以及物與物之間的溝通問題。
所謂“5G”,是英文fifth-generation的縮寫,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此前移動通信領域已經歷了四代技術的發(fā)展,其特征是從模擬技術和數字技術一直走到了現在的高速多媒體通信,可接入設備顯著增加,端到端時延減少,用戶速率提高,能夠為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等。
據介紹,從1G到4G,主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5G將解決人與人之外的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即萬物互聯。例如,過去人跟人之間,是通過固定電話進行通訊,第一代移動通信網絡解決了通訊的問題;第二代是2G,解決了數據化的問題,大幅提升了通話質量;3G解決了人跟網絡的通訊,過去2G基本是文字和語音,3G就可以進行一些圖片的交流;4G則主要解決了帶寬的問題,相比3G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
歐盟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有12億移動寬帶用戶,這一數字每年還在快速增長。到2020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流量與2010年相比將增加33倍。屆時,無線設備將成為接入互聯網的主要方式,因而要求承載數據流量的技術更高效更普遍。這里的無線設備,不僅僅指的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還包括使用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換的機器和傳感設備。
根據歐盟發(fā)展5G的路線圖,在5G網絡下,無線容量將比2010年高出1000倍,提供服務所需能源將節(jié)約90%,平均服務創(chuàng)建周期將從90小時縮小到90分鐘,擁有接入7萬億臺無線設備、為70億人服務的能力。
5G技術相比目前4G技術,其峰值速率增長數十倍,從4G的100Mb/s提高到幾十G/s。也就是說,1秒鐘可以下載30余部電影,可支持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同時,端到端延時將從4G的十幾毫秒減少到5G的幾毫秒。
此外,業(yè)內還認為,5G是對移動通信技術的一次革命性的革新。它將解決人們對更高質量生活的需求,解決人與物的通信,物與物的通信,并且在此基礎上,實現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是低能耗的、更安全的網絡。在此過程中,多樣化的業(yè)務形態(tài)將應運而生,比如物聯網應用、工業(yè)化應用、車輛網應用和互動式多媒體應用,實現移動通信網絡向智慧城市的蛻變。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