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場激烈的“遭遇戰”中,徐工已經展現出了頑強的戰斗力——300臺大型挖掘機出口海外,200臺滑移裝載機搭船出海,50臺混凝土攪拌車走出國門,捷報頻傳的徐工成為全球工程機械巨頭方陣中不可小覷的競爭力量。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徐工已經和全球領先企業正面交鋒:起重機打造全球第一品牌,壓路機批量出口美國,國內最大噸位挖掘機油缸遠銷澳大利亞,樁工設備在土耳其市場占有率第一……毋庸置疑,這家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已經“亮劍”。
堅守、改革、創新、國際化
清晰地明白自己所面臨的挑戰、并竭盡全力迎接來自客戶需求多樣化和國際巨頭激烈競爭的挑戰,這讓徐工在行業困頓期不僅不彷徨、不退縮,反而煥發出了更加強烈的競爭勇氣和奮戰激情。而王民還敏銳地洞察到,在如今的行業整體環境不佳的形勢下,“中國企業必須主動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方位的大改變、大升級”。為此,他為徐工制定了“堅守、改革、創新、國際化‘四位一體’”的宏大戰略。這“四位一體”,也即是徐工在“堅守主業”旗幟下深層次變革。
“堅守”的信念必須毫不動搖;而具體說到“改革”與“創新”,除了前述的“從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和加快產品技術創新之外,王民還強調,徐工要從過去的高增長模式中徹底走出來,創新制造工藝、管控模式、營銷策略和服務方案,扭轉并創新營銷模式、商業模式,完善產業鏈體系,加強精細化管理和科學體制的搭建;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緊扣國家大力推進國企改革的有利時機,堅決大膽地將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向深水區,穩健持續地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創新”方面,王民指出了三個方向:一是將軍工、環境等新產業作為徐工的新增長點,進一步提升徐工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能力和新材料應用能力;二是在已經具備優勢的高端裝備制造方面,如4000噸級履帶吊、400噸礦山挖掘機、12噸裝載機、我國第四代成套智能筑養護機械等,繼續夯實和增強競爭力;三是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持續突出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理念在企業的推廣和普及,以信息化為抓手,實現在研發平臺、制造平臺、采購平臺、市場平臺等方面的資源共享,突破一批占據行業制高點的高端產品和核心專有技術,打造出現代化、智能化制造體系。
而在“國際化”方面,徐工早已展開了征程。徐工巴西工廠可以視為徐工海外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的5月20日,訪問巴西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聽取了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巖松的匯報聽完后,贊揚道:“徐工集團在巴西做得很好,你們要爭取更好!”
事實上,徐工從2010年起就已加快了對外投資的步伐,目前在研發機構、銷售網絡、產業基地布局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在歐洲、美國、巴西和國內的上海、南京等地,徐工建有研發中心;在德國、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徐工建設了生產基地,此外,徐工還收購了三家歐洲公司,德國施維英、德國FT公司、荷蘭AMCA公司;營銷體系方面,徐工現已建立了優質而高效的全球營銷網絡,在海外擁有280多個一級代理商,產品覆蓋世界173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金額連續多年位居國內行業前列。
而“一帶一路”戰略的出臺,無異于一只快鞭,促使著徐工這匹快馬在海外市場上縱橫馳騁。孫建忠介紹說,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中,徐工的產品已經出口到了48個國家,出口額占全部出口總額的76.1%;渠道覆蓋了42個國家,一級經銷網點達到80個;擁有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波蘭、哈薩克斯坦4個合資和組裝工廠、16個辦事處、300多個服務網點和155個備件網點。未來,徐工將持續推動國際化這一核心戰略,緊扣“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鋪開,深耕做細海外市場——“國家經理”、代理渠道、服務網絡、備件網點、分區域KD工廠全面到位。
精神燈塔
“我們是中國與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轉折時代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我們不僅親身經歷著這場巨變,甚至在親手推動著這場巨變。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帶給中國多大挑戰,也就會賦予中國多少機會;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機遇,我們必須一往無前,全力以赴,保持我們特有的洞察力、信念力和戰略定力。”王民在演講的最后意味深長地說道。
他的信念與情懷、他所高擎的“堅守主業”的大旗、以及他關于徐工在“堅守”中的轉型的闡述,無疑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繼續前行,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力量。迷茫彷徨中的人們看到徐工堅毅前行的身影,似乎開始明白,這個產業的中流砥柱還在;而他那頑強攀登的姿態,似乎也正預示著這個產業的明天。
因此,在當下的產業困頓之際,徐工的堅守具有了更為宏大的意義——這種意義已經溢出了某家企業自身,擴展蔓延成為關涉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圖景的精神風向標;而堅守中的徐工也已經成為一種精神資源,激勵著無數行業同仁迎戰困難、一往無前,為這個產業的明天繼續奮斗。或許正因此,在峰會結束后的頒獎晚會上,王民與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一起被授予了中國工程機械“最具影響力產業領袖獎”。
授予他的頒獎詞是這么寫的:
“在產業最薄弱、人心最彷徨、未來最不確定的時候,他以一個領袖應有的情懷與擔當, 堅守產業、砥礪前行,成為整個行業的精神燈塔,體認著所有人對未來的信心和渴望。40余年間,雖然經歷無數浪潮,超越數不清的大江大河,但他從不會被流言左右、被資本誘惑、被利益驅使、被困難裹挾,他的聲音、他的智慧、他的毅力、他的耐心、他的行動…… 無一不在展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宏大格局與不凡抱負!在帶領中國企業推開全球五強大門之后,他再度出發,帶領徐工踏上挑戰世界工程機械三強之路。”
接過獎牌的時候,王民那堅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只是這笑容中并非全是愉悅;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其中還有著一種蓄勢待發。
2025-05-14 21:06
2025-05-14 11:13
2025-05-14 10:40
2025-05-14 09:04
2025-05-14 09:02
2025-05-14 09:01
2025-05-14 08:59
2025-05-13 14:11
2025-05-13 13:28
2025-05-13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