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裝備電商平臺上,假設外地用戶訂購了500個周轉箱,收貨后發現與需求不符,要求退貨,怎么辦?這種情況下,由此產生的產品訂制、物流成本等問題,誰來負責和解決問題?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驗貨依靠何種標準,這個標準誰來制定,如何制定?
近期,本報記者就物流技術裝備行業熱議的電商標準化問題,采訪了相關人士。據了解,在互聯網時代,特別是在2015年,物流裝備商城開始不斷涌現。商家致力于讓企業級用戶也如個人網購日用品那樣網購物流裝備。卓仕物流、奕優工業品商城、物流人商城、物流搜索等的探索已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但我國物流裝備產品標準化體系不健全、不完善,電商平臺缺乏標準化、規范化運營機制,給電商平臺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便。
那么,裝備電商都遇到哪些標準化問題?
產品標準問題阻礙交易
物流裝備產品標準化體系不夠完善、推廣難度大等問題成為廠商發展的障礙之一,也使電商平臺用戶在采購過程中少有標準參照,更給電商平臺帶來交易標準化、規范化等問題。
2015年,當用戶登錄一些網上商城采購時發現,商城所展示的產品,并未標識廠商品牌,有的既便標識了某廠商品牌,也難以從文字和圖片中分辨真偽。對于質量、服務等方面,商城也沒有更多公告和說明。關于采購流程,商城也無明確的提示。
另外一些商城,物流裝備產品雖琳瑯滿目,倉庫常用的托盤、周轉箱、搬運車、叉車以及WMS軟件等基本都有涉及,有的產品還按配置標出了價格。但是,如何進行配送以及售后服務,怎樣進行購買支持等,未見提示。
同時,有的電商平臺提供的產品,卻只有少量工位器具、標準化托盤、周轉箱等單元化裝備,像貨架、自動化等大型、智能化搬運和輸送分揀等裝備卻非常少見。
眾所周知,線下交易時,用戶企業主動采購物流裝備的一般流程是,由廠商業務人員提供購買咨詢服務,其后報價、訂立書面采購合同,確立交易流程和保障機制,約定安裝、售后服務等一系列事宜。如果用戶企業通過招標方式采購,則首先公開招標信息,其后選擇入圍廠商,最后通過綜合評標確定供貨服務商,達成購買協議。其中,企業用戶有個性化需求或裝備產品沒有相關標準參照,還可以按需訂制。除了執行時間相對較長外,其操作流程卻有一定的規范性和保障。
總的來看,大多電商平臺受裝備標準化的影響,使所有大類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受到一定阻礙。目前來說,其可以稱之為影響裝備電商發展的最核心問題。
電商服務標準化缺失
物流裝備電商缺乏規范化、標準化服務,將難以取信于人,難保交易安全、順暢。許多裝備供應商在電商化過程中發現,標準化服務缺失將導致交易無法落地。
富事達塑業總經理包建成對《現代物流報•裝備與技術》專刊記者說,物流裝備廠商在電商模式下比較難操作的是提供售后服務。這主要是指,網購打破了地區限制,許多用戶可以跨區域定制,這就帶來了服務的不便,一旦廠家不在用戶所在地,產品后期出現問題便很難迅速解決。此問題對于標準化程度較高的消費品行業來說,解決起來相對容易,而對于物流裝備產品特別是大型、批量性生產的裝備產品,其售后服務挑戰巨大,電商平臺與裝備廠商若配合不當還容易引起糾紛。在包建成看來,物流裝備產品的互聯網化還沒有迎來大踏步前進的時機。
而德馬集團市場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我國的幾家裝備電子商城平臺基本上都處在探索發展階段。由于物流裝備類產品個性化需求較多,也涉及到諸多服務,所以,2014年以來,大約一整年的時間,公司在入駐的物流裝備商城上交易量并不多,只相于做了一年的廣告宣傳。因此,未來,德馬集團希望通過推出更為標準化的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和便捷的服務。
對于裝備廠商的回饋,上海奕優物流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忠閣給予了肯定。他談到,大部分商城現在在網上交易的裝備產品,多屬標準化產品,如周轉箱、托盤等容器,非標準化的產品一般通過訂制化途徑來實現。奕優商城在探索中,銷售標準化產品的同時,商城設置了交互入口,為有個性化需求的用戶,開辟了溝通通道。同時,為使標準化和非標產品能夠更多地滿足用戶需求,公司計劃在2016年增加商城的線下銷售和服務網點,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總之,目前,我國用戶采購裝備產品缺乏標準化體系的支撐,特別是創新產品、創新的電商平臺。其實,不管是產品的標準化還是服務的規范化乃至電商交易的流程化,都需要電商平臺、裝備廠商、用戶共同努力完善。有了標準和規則,人們就能用它來衡量產品、服務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能夠據此構建起公平、公正、有約束機制的市場環境,使貨暢其流。
<觀察家>
1、卓仕物流CEO劉向東:
我們討論電商平臺時,發現國內一些電商標識的許多裝備名詞是不統一和不清晰的;當我們做站內搜索引擎的時候,發現用戶對物流裝備產品也有很多叫法。如有的稱物流搬運車為拖車、地牛、手推車、液壓車。作為一個公共采購電商平臺,有責任和義務推廣品名的標準化,研究使用哪個名稱最準確。比如,常說的高空車、舉升機、升降車等,我們可將其定義為高空作業車;AGV、AGC本身也有不同的標準,在國內卻叫法不同,我們是否叫它“物流機器人”?
2、奕優物流CEO陳忠閣:
目前,標準化問題對于裝備廠商和電子商城商家來說,都是比較難繞開的事,很多產品難以實現類似于標準化庫存化生產,完全是按非標即比較雜亂的訂單化生產。這導致了裝備生產效率不高,裝備的產品成本高,尤其在用戶企業小批量、零散訂單較多的情況下表現更為突出。非標訂制的需求在商城上也是比較多見的,滿足這一需求也比較困難。要在電商平臺上進行個性化訂制,使線上采購模式成為高效、透明的采購模式,仍需要很長時間的探索和努力。
3、科納普物流總經理陳震天:
KNAPP沒有網上銷售渠道,我們在Soo56物流網站上有一個門店,主要是起到宣傳品牌的作用。我認為,工業品電子商務要區分不同類的產品,一些模塊化產品是可以通過網上銷售的,如簡單的輸送機、叉車電瓶等。但是,對于復雜的自動化系統,如科納普主營的自動化倉庫類產品,具體實施還是需要在線下進行。因為,其屬于個性化定制業務,為了配合網上銷售,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嚴格的規范,方便用戶選購,即使如此還面臨誰去監督執行,誰去檢驗等一系列系統性問題。
<行業聚焦>
視點一:
參照線下契約模式制定線上標準
物流裝備產品主要面對B端企業用戶,與面對C端的個人消費用戶相比,有更多的標準和規范需要不斷摸索制定和完善。想要做技術裝備領域的淘寶、京東,看來光復制其模式是不行的,還要繼續創新,找到適合物流用戶需求的最佳方案。
如何做適合行業發展的電商平臺?上海卓仕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向東認為,使物流裝備電商得到發展,商家必須與用戶和裝備廠商達成產品、服務等標準化共識。否則,難以實現由線下向線上引流。這里,傳統的線下簽約采購模式可以借鑒應用。
契約模式有哪些保障
劉向東坦言,從事工業品特別是物流裝備產品的電商,必須對工業產品和技術具備專業知識,對工業品經營和服務具有足夠的經驗。現在的一些商城,之所以沒有達成一定的交易量,多是沒有將線下的契約引入。
契約在這里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基于產品標準化的,二是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專業從事工業品電商的人肯定沒有問題。既懂產品標準,又懂互聯網商城的營運,才能夠做好工業品電商平臺。當前,我國物流裝備標準化正日趨完善,但仍有許多商品,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想做電子商城經營的商家,沒有想清楚如何提供標準化產品和服務,上來就開發一個平臺,遇到問題才想到解決,肯定會遇到更大的困難。
如此說來,引入契約模式有何保障?
在這里,電商交易會出現兩種模式,一是向個體和小企業采購用戶提供在線支付,采購體量大的企業則可以通過線下支付模式進行。線下部分,是先進行供求交流和溝通,達成采購意向,進而制定供貨協議,由供應商按約定服務用戶。這里,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對產品、服務進行了明確約定,使交易和供求過程更有保障。引用契約模式后,電商平臺就不只是擁有線上業務,而是實現了線上線下齊互動。這體現了兩方面的不同:
首先,電商可成為一個非常好的展示平臺,用戶根據需求瀏覽相關產品之后,按固定版本的標準化契約(即商城規定)通過線上支付,完成標準化產品的交易。其二,對于一些定制化需求的用戶,通過線上交流、線下咨詢、溝通,生成電子化契約,商城即可將定制的裝備產品標準、使用規范、技術資質、企業信用等情況展現給用戶,并且生成電子訂單,其后的支付、安裝、售后服務等流程將由裝備供應商按約定執行。這樣有標準參照,有流程遵循,用戶上網進行采購和執行才能更安全、高效。
雖然,該契約模式的履行,體現了兩種支付模式,一是在線支付,二是線下轉帳支付模式,并未完全閉環交易格式,但該模式融傳統線下業務操作規則,結合電商平臺優勢,確可現線上線下相互引流,可以達到便捷采購的目的。
契約可成破題新思路
“我們已在線下營運多年,線上我們早已‘觸電’了,只是之前還沒有‘商’起來。”劉向東的話一語中的。物流裝備電商平臺是基于商流的,而不只是只有信息流。作為電商平臺,除為裝備廠商和集成商提供廣告宣傳外,還要使平臺真正形成交易,而交易才是電商的最終目的。同時,交易以后,服務怎樣完善,如果想不通,肯定達不到預想的目標。物流裝備滿足用戶的不只是標準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還會涉及更多個性化需求。契約看來是目前較好地解決物流裝備電商在產品、服務標準化以及滿足個性化需求上的一種思路。
卓仕物流以前從事工業品經營,經過八年多的發展,該公司看到物流裝備產業化、集成化的趨勢。看到C2C和其它消費品模式成功后,公司一直尋求一條路子,未來工業品電商模式這條路該怎么走?開始卓仕物流只是希望做成一個物流裝備產品交易平臺,但實際遇到的困難比預想的多很多。比較慶幸,公司多年來從事工業品線下交易,對物流裝備產品的經營方式較為了解,進而確定了使線上與線下結合。將線上平臺與線下技術支持、非標訂制、相關服務、物流、維修、二手設備等綜合考慮,形成互動。
那么,這個平臺就不能叫作純電商平臺,而應稱為基于線上線下服務的O2O模式。這個模式其中有一項功能,就是解決非標準化的產品和在線業務流程的困惑。把這個難題解決了,平臺運行將更加順暢,這也是卓仕物流目前的重點工作。
盡管契約模式可以作為電商平臺的發展新思路,但對于一個經營物流裝備的電子商務商城來說,仍有不少挑戰。如相關軟件產品、有集成需要的交易如何達成,新產品如何推廣和服務等。劉向東的解題思想是,不管是軟件還是集成問題,總之是非標準化的產品問題,都可以標準化運作,電商平臺的IT技術部門也要跟進配合服務。
據悉,卓仕物流將于2016年1月24日上線新版本的商城。新平臺的上線,基于公司強大的IT團隊,承接定制化業務,隨時準備進行網站的架構和模塊修改。用戶通過網站的對話入口,進入個性化的需求提交階段,最終達成交易。目前,卓仕物流已融資并登陸新三板,未來,其將進行全國網點的建設布局,引入資本助力,用產業聯合的方式發展基于線上線下的O2O業務。
劉向東向《現代物流報•裝備與技術》專刊記者透露,卓仕用八年時間集成有物流工業品較齊全,攜眾多戰略合作伙伴以及新入駐的供應商,能夠在線上為客戶提供目前最為專業的物流工業品產品線;在線下,布局中國全網的銷售和服務網點,為用戶提供更多現場服務,現場服務網點的銷售人員既懂技術也懂市場,會根據用戶需要配置產品,提供專業服務。公司還將推行合伙人制度,向全國拓展網絡,以使平臺用戶沒有后顧之憂。對于物流裝備標準化,卓仕物流將積極配合物流行業協會和國家標準化組織,進行定制與推廣。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