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發展浪潮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能化生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制造設備沒有預先分析、出錯處理的功能,生產線無序的運行,這樣每天都會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費,然而,這些不必要的損耗在信息化時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月10日,由OFweek高科技行業門戶主辦、OFweek工控網承辦的“OFweek 2016中國工業互聯網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中國進出品商品交易會展館(琶州展館)5.2號館會議室隆重召開。會議邀請了來自羅克韋爾、宜科、皮爾磁、思科、IBM等知名企業的專家以及華南理工教授李遠清和OFweek行業研究中心的高級分析師嚴勝輝等,圍繞著如何搭建工業互聯網,怎樣用大數據技術對制造過程進行分析,如何實現智能化生產提高效率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制造業信息化的基本過程,通過一張網絡把人、機器和數據連接起來,把生產線上所有設備都接到互聯網中,這樣就可以讓生產線數據透明化,生產管理者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并作出最明智決策。互聯網技術在自動化生產中越來越重要,從現場總線到工業以太網,再到云計算技術,自動化行業正在不斷研究傳統自動化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技術,以下是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
意念控制作為一種創新的控制方式,它通過腦波來連接設備實現控制,提升了設備控制的效率和靈活性。會上,來自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李遠清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腦機交互方面的技術和具體的應用方向。
腦機交互不僅能用于輪椅,還可以用于家電、游戲機等,甚至是汽車和機械設備。例如,人類要控制電視音量大小,只要通過“想”,就實現音量的調節,對家電產品進行開關等;此外,腦機交互技術能利用腦電波實現文字輸入、大腦與計算機連接,實現人機信息交互,徹底省去了傳統輸入的繁鎖。
李遠清是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近年來致力于信息科學與腦科學的交叉、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杰出的成果。
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正在各科技大國風起云涌,并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德國提出了“工業4.0”戰略,美國提出了“工業互聯網”,而中國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極力推動“互聯網+制造”的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是新時代的趨勢。IBM大中華區認知物聯網事業部技術總監林旭光帶來了《從創新,大數據分析到認知智能之路》的精彩演講。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