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光表示,目前制造業正面臨著生產成本上升、研發投入不足、生產組織方式較為傳統等困境,同時要考慮產品消費者變化、行業技術演進等問題。因此在新的制造模式中,需要構建以數據洞察與認知智能為驅動的新價值網絡,為產品的設計、生產、消費提供一個智慧的分析平臺,實現基于數據指導下的智能工廠。
IBM認知物聯網體系技術是利用大數據連接各種數據,實現實時的生產規劃和供應鏈優化,通過數據分析不斷對制造進行優化。IBM大數據分析服務根據設備運行信息進行質量問題建模與優化,通過自適應模型控制,從而減少質量問題的生產性事故發生。大數據技術能有效提高生產設備執行的效率,降低企業運維成本,使企業形成最優行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要邁向制造強國還需大力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升級發展的核心,需要通過先進的自動化技術提高制造效率,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工藝流程,解決環境和資源的制約問題。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市場推廣部經理李仲杰以《互聯企業助力中國制造2025》為主題做了關于集成控制與信息解決方案的演講。
羅克韋爾自動化集信息、控制、動力與安全于一體的PlantPAx過程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將有效減少開發時間和成本,更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減少維護成本和停工期,并方便從業務系統訪問工廠和生產數據,以更好地進行管理決策。李仲杰介紹了現代DCS、實時分析、安全的IT-OT融合的先進理念,并通過實例展示了中國國內所有嬰兒配方奶粉中最先進的跟蹤與回溯系統。
羅克韋爾“集成架構”通過工業以太網EtherNet/IP將PLC控制器、人機界面、工控機、I/O、變頻器、伺服、現場儀表、傳感器等設備連接在一起,實現了設備層、控制層、信息管理層的無縫對接。通過預測故障模式可最大限度地縮短計劃外停機時間,實時分析可實現隨時應變。PlantPAx可與第三方PLM、PDM、電氣和機械CAD以及仿真工具進行集成和數據交換。運營智能、實時分析、生產力促進工具,以及通過云和移動技術帶來的更優用戶體驗。
信息化的重要意義日益顯現,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計劃在未來三年在德國投資5億美元,以支持數字化轉型,主要領域包括安全、云計算以及物聯網(IoT)等。會上,思科公司物聯網合作伙伴業務發展總監張凱旋分享了《思科智能制造藍圖和解決方案》的演講,介紹了面得未來的新一代標準化廠房控制網絡(PFCN),這種網絡適用于全球制造運營。
通過工廠融合工業以太網參考架構,連接現場無所不在的傳感器,實現機器設備的互聯,通過IT與OT的結合,實現IOT的價值機遇。演講中張凱旋例舉了多種應用案例,通過思科信息化解決方案,有效將新產品引入周期時間縮短10-20%;通過信息化解決方案更快解決設計或制造問題,為每條生產線節省停機成本。
張凱旋表示,通過智能制造IOT能解決各個部門需求,形成走向市場策略和供應商的模式,使IT與OT更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從固定資產的管理到運營的管理。
以上所講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給制造業有效的產能提升,但前提是需要創建一個安全穩健的工業互聯網。來自皮爾磁工業自動化貿易(上海)的傅達承帶來《工業機械安全網絡Safety NETp--用于完整自動化的實時以太網》的精彩演講,實時以太網Safety NETp是專為完整自動化而設計的。該開放式系統能夠用于傳輸對時間要求比較高的安全相關數據以及標準控制數據。
作為全球領先的創新型自動化技術企業,皮爾磁為機械設備開發了一套安全總線系統的開放式協議,Safety NETp是一種用于工業環境的以太網為基礎的網絡,參考了Safety BUSp的安全總線系統的技術,可以滿足所有以現代以太網為基礎的系統的技術要求。目前,Safety NETp是自動化系統PSS4000的支柱,使用1個系統就能對1臺設備所有的控制功能進行聯網。
去年工業以太網增長了20%,Ether Net/IP的銷售量最大,占全球總網絡收入的9%,而Profinet則以8%的銷售量緊隨其后。在大數據,工業4.0等概念的帶動下,自動化生產線開始向著網絡化的趨勢發展,同時對工廠安全和網絡化的需求也日漸增加。
信息的獲取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工作,暫且不討論云計算和大數據,作為信息獲取的重要方式,OFweek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嚴勝輝通過講解機器視覺在工業中的應用,提出應該從應用領域出發實現工業互聯網的愿景。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