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工程機械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有1400多家,其中主機企業710多家,職工33.85萬人,固定資產原值668億元,凈值485億元,資產總額達到2210億元,2009年平均利潤率為7.51%。工程機械行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和作用,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顯現,其銷售收入在機械工業13大產業中僅次于汽車、電工、石化通用行業,排名上升到第四位。2009年有8家企業進入世界工程機械50強行列,有23家大中型企業成為A股、H股的上市公司。
“十一五”以來,工程機械行業扎實推進自主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五年來,共有106項創新成果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其中10項榮獲一等獎,37項榮獲二等獎,59項榮獲三等獎。同時,在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方面成績斐然。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世界最長72米臂架混凝土輸送泵車、國內最大的500~1000噸級的全路面起重機、1000~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12噸大型裝載機、510馬力推土機、額定起重量46噸叉車、最大直徑11.22米水泥平衡盾構機、220噸電動輪自卸車、55立方米露天礦用挖掘機、高速鐵路成套設備等一大批產品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全行業共有19種大型工程機械被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制造發展領域;有18家企業被列入軍需采購對象。到目前為止,已建成基本覆蓋工程機械行業重點產品領域、布局合理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17個,得到國家產業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支持,企業也從銷售收入中提取研發經費用于技術中心的業務開展,有的企業提取的新技術研發費用已占到銷售總額的5%以上?!笆晃濉逼陂g,工程機械加大了科研開發力度和技術改造步伐,產品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高,產品的可靠性不斷完善,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挖掘機、平地機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700小時以上。形成了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山河智能等一批知名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一大批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等榮譽稱號。
中國工程機械自給率從“十五”期末的82.7%,提高到2009年的88.5%,逐步實現從制造到創造的跨越?!笆晃濉逼陂g,工程機械行業經過投資和兼并重組促進了競爭性發展,使生產集中度、產業集群度等大幅提高。同時,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努力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生產集中度大幅度提高。據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09年統計,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0家,占行業總銷售額的85%。其中:100億~500億元的企業有5家,他們是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和小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年銷售額在50億~100億元的企業有11家,年銷售額在10億~50億元的企業有34家。而2005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企業只有22家,占行業銷售總額的比重為40%。2010年生產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預計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以上的企業將達到10家左右。
產業集群加快形成。經過“十一五”的建設,中國工程機械產業90%集中在東部地區和湖南、四川、廣西等地區,主要生產協作配套企業也是圍繞這些地區發展的。具體包括:以徐工集團為核心的徐州地區工程機械產業群;以中聯重科、三一集團、山河智能等企業為龍頭的湖南長沙市工程機械產業群;以山推、臨工、方圓、小松、大宇等濟寧、臨沂、青州為集聚中心的山東工程機械產業群;以安徽合力、日立建機(中國)、常林股份、杭叉、小松(常林)、現代、龍工、上海華建等知名企業為代表的長三角工程機械產業群。近幾年,三一、玉柴、柳工等企業先后到長三角落戶辦廠或兼并企業,使長三角地區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重要的集群和產品集散地;另外,四川成都、新津、瀘州產業集群;廣西柳州、玉林產業集群;廈門、晉江、泉州產業集群;京津冀豫產業集群;沈陽、撫順產業集群基地等也是中國工程機械很有發展活力的地區。
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獲得長足發展。在“十一五”期間,以三一重工、龍工、山河智能、南方路機和改制后的杭叉集團、北方交通、南陽路德、撫順永茂等為代表的一批民營企業,充分發揮其機制靈活、社會負擔小、自主決策能力強的優勢,善于抓住發展機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已發展成為行業的骨干力量。在零部件行業,以江蘇恒力、方圓支撐、賽克斯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異軍突起,正在擔當著部分關鍵零部件的攻關任務,并且已經初見成效。
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笆晃濉逼陂g,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基本普及,部分產品在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基礎上,又提升為智能化控制,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高端產品的整機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逐步接近,許多產品用于開拓國際市場、替代進口和滿足國家重點工程需求;中端產品的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整機可靠性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逐步縮小;低端產品由于技術配置較低,故障率高,能耗高,排放不達標,存在安全隱患,在結構調整中,正逐步改造或淘汰。
代理商體制初步形成,售后維修服務體系逐步建立?!笆晃濉逼陂g,隨著境外一些品牌和代理商進入中國市場,新的營銷理念和代理商運行體制與機制逐漸被中國代理商接受,促進了工程機械行業代理商群體的興旺和蓬勃發展。
國際化步伐加快,出口貿易轉向順差?!笆晃濉逼陂g,工程機械領域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外商投資企業迅速發展。到2009年,外商投資企業數比2001年增長200%以上。其中小松、斗山、日立、神戶制鋼、卡特彼勒、特雷克斯、馬尼托瓦克、沃爾沃、現代等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間,還是中國工程機械進出口由逆差轉向順差的大轉折時期,2005年行業進口額為30.64億美元,出口額為29.4億美元,由逆差轉為基本持平。2006年進口額為39.31億美元,出口額為50.12億美元,順差超過了10億美元。到2008年,進口額上升到60.16億美元,增長一倍;出口額上升到134.22億美元,增長了356%;2008年出口額占當年銷售總額的33%。2009年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口額為77.1億美元,占銷售總額的17%,比上年下降42.6%,但保持順差25億多美元。2010年出口有望達到100億美元,實現同比約30%的恢復性增長。其中,包括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筑路機械等在內的17種機型成為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
中西部市場
中西部作為中國能源富集地區,未來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重點開發。據了解,今后10年,中西部地區將被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據國家能源局人士介紹,從“十二五”開始,中國將逐步形成山西、鄂爾多斯盆地、西南和內蒙古、新疆五個綜合能源基地,預計到2030年,西部的五個綜合能源基地的一次能源的供應能力將占到新增能力的85%,構成中國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與格局。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中國陸續批復十余個區域振興規劃,其中針對中西部地區的規劃占據多數。2010年以來,中西部地區的成渝、關中-天水、重慶兩江新區、青海省柴達木、西藏、新疆等區域規劃已經獲批。據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表示,區域振興規劃以后仍將密集出臺。
區域經濟對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十分突出。從傳統的地區劃分來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要高于東部地區,主要是受益于近10年來的西部大開發和近5年的中部崛起區域振興規劃,而近期中國制定的新興區域振興規劃效用則更為明顯,北部灣、成渝、海西等新興區域經濟體發展勢頭極為強勁。
眾多國內工程機械巨頭已經嗅到了中西部發展的機遇,尤其是新疆市場,得到了很多企業的青睞。徐工國內第三個生產基地投資額將達20億元,即將落戶烏魯木齊。三一、柳工等國內一線品牌也對中西部市場垂涎已久,中西部工程機械的市場前景廣闊。
“十二五”規劃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規劃將于2010年12月下旬出臺。根據規劃,到2015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收入將達到9000億元,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將達4000億元。
十二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預計年增長率在20%左右。包括鐵路、公路、交通、能源、城鎮化建設及房地產業、第一產業投資等國家建設項目和地方建設項目仍然是主要投資方向。因此,工程機械行業將以2010年下半年為基數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年均增長速度在2位數以上。
隨著十二五期間,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和建設新疆等國家戰略的進一步事實,必將為工程機械行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同時,國際市場對工程機械的主要產品需求量2015年將達到2000億美元,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將達到200億美元左右,成為出口大國。
目前新一輪技術革命處在啟動期,若干重要領域醞釀著新的突破,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將改變各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關系,在此背景下,國際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將出現深層次調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部分處在國際分工低端,將面臨嚴峻挑戰。
工程機械世界之最
中國最大的鏟斗式礦用挖掘機:太原重工WK55鏟斗式礦用挖掘機
世界最大的電動挖掘機:P&H5700礦用挖掘機
世界最大軌道式鏈斗挖掘機:TAKRAFES3750
世界最大的輪斗式挖掘機:Bagger293挖掘機
日本第一臺建筑機械:神戶制鋼所50K電動采礦單斗挖掘機
國內首輛最大噸級自卸車:湘潭重工HMTK-6000
最大的自行式排土設備:Absetzer
最大號的軌道運輸車輛:爬行者運輸車
載重量世界排名第一的礦用卡車:卡特797F
最大功率最大的礦用卡車:卡特797F
體型最大的自行式設備:F60表土輸送橋
世界上最大的拉鏟:比塞洛斯4250W
世界上最大的電鏟:馬里昂6360
亞洲最大的邁步式拉鏟:比塞洛斯8750型步進式拉鏟
工程機械零部件前景廣闊
工程機械領域的發展經過將近一年的冬天,新的發展方向和機遇在行業中抬頭。“十二五”計劃指出重大機械項目是發展重點,隨著過去一定時期的積累,中國制造業特別是重大制造項目上有了一定的經驗,也有了足夠的資金以及充足的人才儲備。因此投資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五金領域正當時。
其實副廠件與正品配件各有其優勢,在匹配度上正廠配件肯定要高于副廠件,所以使用正廠件不會讓機器的整體性能打折扣。但各代理商主要的配件銷售方式是門店配件銷售和維修配件銷售。所以在很多地方正廠配件的流通程度較低,很多人買不到正品。所以建立渠道,提高物流水平就成為了當務之急。這方面企業就要充分考慮互聯網和電話銷售等形式的優勢。盡早完善自己的配件銷售平臺。
其次是在價格上,副廠件由于走得是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其生產成本會相對低廉。所以正廠配件如果想成為市場的主宰,首先要在自己的實體店和代理商的通力合作下統一市場價格,規范市場價格。要通過獲得原材料價格優勢,降低制造成本完成價格上的劣勢。而在產品質量上一定讓顧客無后顧之憂,通過屬性和數據讓客戶認識到你的產品質量有保障,工作時間和機器兼容程度上要遠高于副廠件。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口碑。做到知己知彼,以己之強攻敵之弱,徹底擊潰副廠件在客戶心里帶來的猶豫和不良情緒,將大部分中間客戶拉向正品零配件的陣營。
而當前零配件業務因其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和較高的利潤成為各廠家追求的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目前在我國,零配件業務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市場規范化不足,各廠家尤其是代理商投入的資金和精力也十分有限,導致零配件市場混亂,客戶對純正配件認知度不高的不良現狀。因此說借機而行,打造高端、高質量的副廠五金配件,既符合客戶認知,又能夠提高市場率,同時引導客戶對純正配件的感觀,快速實現增長。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