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中國(武漢)機器人高精密減速機發展高峰論壇在黃陂舉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段正澄稱,我國機器人的主場...
9日,中國(武漢)機器人高精密減速機發展高峰論壇在黃陂舉行。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段正澄稱,我國機器人的主場戰在制造業,湖北是科教大省、制造業大省,面臨重要的窗口期。國產機器人發展其實很難,要迎頭趕上,不容易,“制造業轉型升級,這是最后的機會。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
武漢精華減速機異軍突起
此次論壇發起單位為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
公司,位于武漢郊外的黃陂祁家灣,之所以揚名,是因為自主研發出機器人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
這一零部件類似于汽車變速箱,通過機械傳動,降低轉速,加大轉矩輸出,其精度高低直接決定了機器人操作的精細程度(包括定位精度和運動精度)。歷經數年攻關,該公司自主研發出這一核心部件,經科技部專家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若實現批量生產,將會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生產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是減速機、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長期以來,這些關鍵零部件被日韓等國控制,售價昂貴,成為機器人國產化路上的“攔路虎”。
山東好幫手機器人公司副總經理劉興磊說,目前國內靠譜的減速機制造公司不多。他們公司使用
日本零部件生產的一款機器人壞了,拆卸開來,發現怎么也安裝不上,向武漢精華減速機制造公司求助,“很快安好,性能如初。”
武漢精華公司的研發成果,打破外國壟斷,改變我國機器人核心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劉興磊表示,有意使用國產零部件生產機器人,特意前來觀摩。
市場廣闊的工業機器人產業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總需求6.6萬臺,以1臺機器人配備4臺至6臺減速機計算,全國機器人減速機需求量為26萬至40萬臺。而減速機占機器人生產成本的25%以上。
市場如此廣闊,資本趨之若鶩。
目前,國內各工業大省都力求在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上搶占先機:遼寧省提出,把沈撫新城打造成國內機器人研發重點聚集區和全國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浙江省啟動“機器換人”工程,帶動機器人產業迅猛發展;廣東省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江蘇省提出打造機器人千億元產業目標。
湖北是科教大省、制造業大省,在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發上具有比較優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涌現出華中數控、武漢精華、武漢奮進、
華威科等機器人骨干企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武漢精華公司掌握核心技術后,已與國內知名的機器人制造公司廣州啟帆簽訂合作協議,漢產機器人精密減速機即將進入量產,最高年產量將達2萬臺,價格則低很多。
據武漢精華公司董事長余運清介紹,日韓等類似零部件生產企業聞風而動,已開始降價。
巨大的差距意味著巨大的空間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機器人需求旺盛,推動產業繁榮發展,但業界人士仍憂心忡忡。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認為,我國機器人制造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數還停留在仿制和拼裝階段,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不多,“武漢的這家企業算是一匹黑馬。”
段正澄院士坦陳,由于起步較晚,我國機器人產業現狀比不上30多年前的日本。“1985年日本國際機器人博覽會期間,我曾參觀日本的汽車生產線,那時就已普遍、大量使用機器人。”他表示,差距不僅僅在于是否擁有核心技術,而在于管理和觀念。
他以機器人應用較廣泛的汽車生產線為例:工廠都規定了固定的機器人供應商,一方面是考慮到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另一方面更是考慮到管理和維護的方便性。武漢通用引進的是日本發拉克機器人,
江淮汽車指定
德國庫卡機器人,“都是成熟的國際知名
品牌,人家為什么不選國產機器人,因為信不過。”
段正澄說,工業機器人是生產
自動化、智能化重要的裝備之一,我們跟發達國家相比有巨大差距,也意味著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實施,設備的更新換代,一定會創造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廣州一家大型機器人制造公司老總評價,武漢人才優勢最明顯,要抓緊統籌規劃,打造特色產業鏈。如果再不抓住機遇壯大,以后再發展機器人產業恐怕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