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困境反映出科技行業面臨的一個共性挑戰。那些在計算機領域能引領一代潮流的公司,經常會在新的潮流形成時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例如,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曾經是大型主機系統風光一時的領頭羊,但由于這塊業務的利潤因競爭而漸漸被侵蝕,該公司后來不得不停止出售個人電腦和低價服務器系統。惠普公司去年被迫重組兩家分公司,分別負責生產企業計算機和個人電腦及打印機。由于公司整體業績不振,惠普曾于去年9月裁員3萬人。
《紐約時報》評論認為,英特爾選擇裁員重組,終歸是因為公司在手機芯片市場的轉型和布局太過遲緩,沒能第一時間抓住移動智能市場的機會。雖然智能手機多年前就已推出,但直至蘋果發布其第一代智能手機后,智能手機市場才真正進入成長爆發期。就半導體來說,手機芯片企業高通、聯發科占據市場,英特爾雖然一直想要跨入這塊市場,但至今仍未能交出像樣的成績單。
啟示——
不創新就等于主動放棄競爭機會
過去,英特爾曾因支持失敗的WiMax標準而錯過了4G時代,公司不想重蹈覆轍。在去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英特爾表示非常看好5G,并認為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都可以從這項技術中受益。
根據英特爾的重組計劃,公司將增加對服務器芯片和聯網設備芯片等高增長業務的投資。其重點發展的產品和技術包括數據中心、物聯網、二合一電腦等業務。克爾扎尼奇則說,在此次的財報數據中,英特爾包括服務器芯片在內的數據中心事業部門營收增長8.6%,達40億美元。可見,前期的轉型試探表現良好。
盡管英特爾在2014年已經裁員1500名,但顯然此次的裁員目的更為深遠。英特爾首席財務官史密斯透露,通過裁員,2016年公司將節約7.5億美元,2017年年中的年化節約金額將達到14億美元。這些成本壓縮結余將有助于英特爾在智能互聯領域進行更大投入。
然而,從個人電腦到移動互聯再到智能互聯,這是三個不同的時代,英特爾需要做出適應時代的調整。克爾扎尼奇表示,英特爾將關注存儲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技術的發展,以推動自己的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業務。隨著英特爾將重心逐漸脫離傳統的桌面芯片,預計它將更多地關注擁有特殊需求的用戶,例如數據分析師、研究人員和科學家。
談及企業面臨的轉型困境時,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全球創新中心副主任梅德尼克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當今商業競爭環境下,企業不創新就等于主動放棄了競爭機會。他說,顛覆性創新并不時常發生,但任何企業不保持創新活力就會變成“恐龍企業”。
梅德尼克指出,盡管英特爾的非個人電腦業務的利潤已經超越個人電腦業務,但如何保持穩定的增長也是擺在英特爾面前棘手的問題。另外,雖然可以對物聯網、可穿戴設備技術提早布局,但整個產業的商業模式尚未確定,而消費者的需求也尚未被帶動。這導致英特爾在新業務中仍具有“試錯”風險。
2025-05-22 15:05
2025-05-22 15:02
2025-05-21 20:55
2025-05-21 20:53
2025-05-21 20:52
2025-05-21 20:47
2025-05-21 20:45
2025-05-21 20:43
2025-05-21 19:55
2025-05-21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