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件從貴州省遵義市發出的茶葉,成為中國2016年的第300億件快遞。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中國快遞業已經連續6年每年增長超過50%,中國已成全球第一快遞大國。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占了300億件。
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同比增長5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544.1億元,同比增長44.3%。按照最新的300億件快遞量和13億人口計算,2016年中國相當于人均發送了23件快遞。短短10年時間,中國快遞業完成了對美國100年積累的超越。馬軍勝介紹,快遞業年均新增的就業崗位約20萬個,對緩解就業壓力作用巨大。
2016年,中國快遞業開始全面進入資本時代。圓通、中通、順豐、申通、韻達……一批數百億、上千億市值的快遞公司陸續上市,體現了快遞行業生態之美。
由北京交通大學、阿里研究院和菜鳥網絡聯合發布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當前物流從業員員已達203.3萬,相較于10年前已增長近13倍。
互聯網時代的全新快遞行業運營模式,已不限于簡單送貨上門,而是各行各業貿易往來的連接者,包括一線快遞員、倉庫操作員、基層管理人員、客服人員、貨運司機、分揀員以及總部職能人員、智能化設備操作員等等。阿里研究院物流專家粟日認為,10年內電商物流行業會向技術工種過度,中國快遞員將成為體面受尊重的職業。
以雙11為例,菜鳥網絡把原本是線下的傳統勞力之戰,變成了一場數據戰爭。2016雙11當天6.57億的包裹量,堪稱史上最大的包裹遷徙戰役。每個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時間比2015年再次縮短15個小時。
通過數據和技術的力量,菜鳥能幫助快遞合作伙伴監控到18萬個快遞網點包裹運營的一舉一動,即時作出決策。“任何一個不愿錯失發展機會的物流服務商都不會拒絕跟菜鳥緊密合作。”天天快遞資深副總裁陳向陽說。
據阿里研究院預測,5-8年內,中國日均快遞量將達3億件,不可能再用舊的方式去送貨。通過將物流行業幾乎所有參與者融合為生態的一部分,菜鳥網絡最終形成了一個全球物流協作體系,依托大數據優化供應鏈的新物流方式,將完成這一使命,引領中國物流換道超車。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