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賽格威機器人攜手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創新署舉辦的“醫療養老黑客馬拉松大賽”在新加坡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大賽使用機器人路萌開發者版本為官方平臺。經過三天的緊張角逐,輪椅司機(Botler)app獲得了大賽第一名和5000美元獎金。新加坡政府和VC將對部分團隊進行2-30萬美元不等的投資,并向他們提供由新加坡政府出資購買的機器人路萌開發者版本。 Botler團隊還將參加2月15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辦的世界新興技術峰會(EmTech)并介紹他們的項目。
據了解,MIT Hacking Medicine來自麻省理工大學,是全球享有盛譽的頂級黑客馬拉松之一。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創造和培育全球化、創新性的養老領域機器人應用開發者社區,把醫療養老的行業知識和新技術平臺結合起來,為醫療養老問題尋找更新更好的解決方案。
本次大賽最終篩選出164人參賽,組成了12支團隊,每支隊伍都由醫療機構專業人士出任隊長,帶領軟硬件工程師、設計師和商業專家,一起開發有實際效果的機器人路萌APP。參賽者將通過機器人路萌的可移動、交互方式豐富、軟硬件可擴展的特性發揮腦洞和極客精神,開發出針對養老難題的一些創新型機器人應用和創意。大賽根據解決實際的痛點、創新性、商業可持續性三個主要維度,對項目進行了評審。
助力解決全球老齡化問題
據統計,截止2026年,新加坡人口中將有三分之一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傳統的方法恐怕根本來不及解決養老問題。所以新加坡政府認為機器人將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從預防、治療、康復護理等各個環節補充和輔助老年人的護理和照顧,提高老人生活質量,降低醫療成本。
新加坡外交部長兼新加坡智慧國家項目的負責人Vivian Balakrishnan博士、Segway Robotics商業和開發者計劃負責人張佳辰、新加坡創新署總裁Steve Leonard、 新加坡國立大學機器人系Marcelo Ang教授、Access Health新加坡總裁Adrienne Mendenhall參加了此次黑客馬拉松的圓桌會議,就機器人在醫療養老領域起到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新加坡外交部部長兼智慧國家項目負責人Vivian Balakrishnan博士認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技領域最大的突破是個人電腦。而現在這個時代是屬于個人機器人的,個人機器人會是一個巨大的浪潮,和過去相比,機器人現在具備了感知等更多能力,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作為一個曾經的眼科手術醫師,對于機器人在養老領域的創新應用,他非常有信心也非常期待。新加坡創新署總裁Steve Leonard說:“希望新加坡在使用創新技術解決人口老齡化方面,能率先為全球各國摸索出新的模式。”
對于機器人的場景化如何在醫療養老領域落地時,賽格威機器人商業和開發者計劃負責人張佳辰說:“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其實更需要機器人所提供的自然交互,比如通過說話和手勢而不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屏幕太小的智能手機。今天的機器人技術已經能夠支持一些能產生實際效益的養老應用。比如,新加坡護理學的教授告訴我,70%的老年人是因為脫水而進入急診室,只要機器人能按時提醒并幫助老年人充足飲水,就能大大降低醫療成本。”
獲得本次大賽第一名的是“Botler”,它是一個能牽引輪椅的機器人司機,通過電磁原理的結構,讓機器人路萌可以與任何輪椅建立連接,并自動把老人拉到所需要去的目標位置。團隊介紹說,護工10%的時間都在推老人輪椅,在老齡化嚴峻的今天,護工的數量明顯不足。Botler的出現將彌補護工短缺的問題,并且不需重新購買養老社區已經大量采購的傳統輪椅。值得注意的是,該電磁結構結合導航還可實現自動充電。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