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過程中商品數量的管理簡稱庫存管理。以前普遍認為倉庫里的商品越多,表明企業越發達、越興隆,而現代管理學則認為合理的低庫存量才是企業健康運轉的標志。
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倉庫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SmartWMS在長期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總結了相當的經驗,通過本文分享出來,以便更多的企業能夠合理、有效的管理自己倉庫的庫存。
一、ABC重點控制法
ABC重點控制法的基本點是:將企業的全部存貨分為A、B、C三類,管理時,對金額高的A類物資,作為重點加強管理與控制;B類物質按照通常的方法進行管理和控制;C類物資品種數量繁多,但價值不大,可以采用最簡便的方法加以管理和控制。
二、經濟批量法(EOQ)
經濟批量法是確定批量和生產間隔期時常用的一種以量定期方法,是指根據單位產品支付費用最小原則確定批量的方法,也是確定批量和生產間隔期時常用的一種以量定期方法。
(1)在一定時期內,確知某項庫存的耗用量/銷售量,這一數量在分析期保持不變。
(2)每次訂貨成本固定不變。如訂購原材料所花費的定單費、接收驗貨費用等。
(3)單件庫存儲存成本固定不變,如倉庫保管費、保險費以及庫存資金占用的機會成本等。
(4)庫存能得到及時補充,因而不考慮保險庫存。
經濟批量法的應用是有一定限定條件的,或者說其應用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分析對象的使用或減少必須是均衡的。
三、再訂貨點庫存法
再訂貨點是用來明確啟動補給訂貨策略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于再訂貨點即補給訂貨。當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須使用合適的安全庫存來緩沖或補償不確定因素。
再訂貨點=采購提前期消耗量+安全庫存。
企業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提前若干天數購入存貨,提前的天數就是訂貨提前期。一般情況下,訂貨提前期應等于交貨天數。提前進貨的條件下,企業再次發出訂貨單時尚有存貨的庫存量,就是再訂貨點。
四、庫存盤點實踐法
定義:盤點,又稱盤庫,即用清點、過秤和對帳等方法,檢查倉庫實際存貨的數量和質量。
任務:
查清實際庫存量是否與帳卡相符;
查明存貨發生盈虧的真正原因;
查明庫存貨物的質量情況;
查明有無超過儲存期限的存貨。
目標:確保帳、卡、物相符。
五、準時生產制庫存管理方法(JIT)
JIT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通過看板等工具的應用,保證了生產的同步化和均衡化,實行“適時、適量、適物”的生產,效果明顯。
JIT的基本原理是以需定供、以需定產,即供方(上一環節)根據需方(下一環節)的要求,按照需求方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時間、地點等要求,將生產物資或采購物資,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且質量有保證地送到指定地點。
綜上五類方法,企業可以反復操練,堅持執行下去。相信在一定時間內一定可以很好的控制庫存,提升企業的運營水平。(智慧的物流倉儲)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