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1、現狀
韓國機器人產業起步雖晚,但是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動,韓國機器人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以韓國現代重工集團為例,它已可向國內供應焊接、搬運、碼垛、沖壓、切割等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大大的提高了韓過工業機器人的自給率。目前韓國工業機器人生產商已占全球5%左右的市場份額,機器人產品主要集中在3C行業,尤其是電子零部件領域。
但是整體而言,韓國機器人技術仍舊與美國、日本等領先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2、發展目標
韓國曾在2013年提出2018年韓國機器人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20萬億韓元,出口達到70億美元,占據全球20%市場份額的目標。可見其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目前,遠程控制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探針和導管介入技術、軟體機器人技術以及機器人自主移動導航6大核心技術已成為韓國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產業發展商,鼓勵其他產業與機器人產業合作和融合,提供安全認證及國際標準化等支持,積極實現關鍵零部件國產化。
日本:
1、現狀
在2014年,日本工業機器人的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位,銷售額超過500億日元。發展至今,以發那科、安川為代表的日系工業機器人可與歐美系工業機器人分庭抗禮。在控制器、傳感器、減速機、伺服電機、數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方面,日本均具備強大的技術優勢。
但目前日本機器人產業依然面臨的重大挑戰,應用領域不廣、企業創新力不足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日本服務型機器人開發領域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是能夠量產的服務型機器人還很少,推廣普及仍然缺乏技術和制度的支持。
2、發展目標
近年來,日本老齡化情況日趨嚴重,社會勞動力減少。因此日本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技術,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生產力低下等問題,并將機器人產業作為其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同時,護理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的研發及應用也隨之興起,以滿足市場需求。
另外,作為一個電子產業極其發達的國家,日本也意識到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熱度,紛紛將機器人與IT技術、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期望引領物聯網時代機器人的發展。
日本發那科機器人
中國:
1、現狀
機器人產業已經收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為國家政策重點支持領域。近年來,得益于多個政策支持文件的出臺,各地機器人產業園、新的機器人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成長起來。
就工業機器人而言,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迅猛,約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伴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國產機器人品牌逐漸崛起,先后涌現出新松、埃夫特、埃斯頓、新時達等多家從事機器人應用的企業,造就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煥發勃勃生機的現狀。
除了工業機器人以外,我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研發水平與普及程度與國外相比整體有差距,但是部分專業機器人企業或科研機構在某些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研究已達到世界前端水平。例如我國自主研發的反恐機器人已成功在北京兩會、奧運會、國慶等特殊時期中執行安保任務;以大疆為代表的無人機企業更是引領了世界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2、發展目標
當前,我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需求日益旺盛,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預計到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擴大到58.9億美元。盡管這幾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但是萬民工人的人均機器人保有量仍然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保持工業機器人的快速增長仍然是我國機器人產業重要發展目標之一。
服務機器人方面,需要朝著多方位發展,圍繞家庭服務、醫療康復、救援救災、能源安全、國防安全、重大科學研究等領域,多點開花,推進專業服務機器人實現系列化,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實現商品化。
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技術方面,將從優化設計、材料優選、加工工藝、裝配技術、專用制造裝備、產業化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國產機器人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和性能,突破技術壁壘,打破長期被國外機器人零部件廠商壟斷的局面。
沈陽新松機器人
小結:
縱觀各主要國家及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工業機器人最為人們所關注,各國對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激活了工業機器人市場,使得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大幅提升,目前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已經超過了70臺/萬人。
從全球機器人市場情況來看,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突破132億美元,其中亞洲地區首當其沖,銷售總額高達76億美元,歐洲地區銷售額達26.4億美元,北美地區銷售額達17.9億美元。以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為代表的主要國家銷售額總計占據了全球銷量的3/4。
總體而言,美國作為科技強國,在機器人技術和市場占有率方面都擁有絕對話語權;歐盟得益于“工業4.0計劃”的出臺,其機器人產業正在迎頭趕上;韓國機器人產業整體來說稍遜于美國、日本,但是一直保持平穩發展;而日本機器人產業起步早,基礎好,卻由于近年來制造業風波不斷,創新力嚴重下降,能否繼續在世界機器人領先車隊站穩腳跟令人堪憂;中國機器人在面對多國列強的競爭壓力下,腳踏實地,堅持自主創新,如今也走出國門,沖向世界。占據機器人產業首席寶座的地位或許指日可待。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