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陳海林還露:“接下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牌照發出,包括卡車和客車。”
其實,上海擁抱無人駕駛的時間也很早。在2015年6月,上海嘉定便獲得工信部批準,成為國內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一年后,示范區的封閉測試區便投入運營。
據介紹,封閉測試區使車企有機會在模擬100種復雜道路狀況下進行測試,從而使車企開發的無人駕駛車更貼近中國道路狀況。目前進入封閉測試區的車輛合計有20款,包括途安、凌渡、長安CS75、榮威e50、沃爾沃XC90、凱迪拉克ATS-L、雪佛蘭Volt等。
廣州:將納入交通發展戰略規劃考慮
相對于北京、上海,廣州在無人駕駛方面的聲量似乎小很了很多,不過重視程度并不低。
今年1月,在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廣州市國規委主任彭高峰透露,為適應新技術,進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空間組織效率,無人駕駛會納入交通發展戰略規劃考慮。
而在去年,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Pony.ai)、景馳科技先后落戶廣州。
在小馬智行落戶時,COO胡聞表示,小馬智行選擇廣州主要出于兩點原因,一是廣州(南沙區)的交通條件、產業條件比較好,適合發展自動駕駛產業。二是廣州南沙政府與小馬智行進行了多次溝通,極力推薦小馬智行落戶廣州。
而在景馳落戶時,創始人王勁對記者提到,廣州提出來“IAB”抓得很準,不僅僅說,而是真正做。
所謂 “IAB”,是廣州正著力實施的一項計劃。IAB分別指新一代信息技術(Information)、人工智能(AI)、生物科技(Biology)。廣州擬打造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科技產業創新和供給側改革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推動GDP增長。
王勁透露,在“A”上,廣州覺得比較弱一點,特別需要加強。而無人駕駛恰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
兩家企業很快拿出成果。今年1月末,小馬智行和景馳科技先后宣布,面向公眾展開無人駕駛車常態化試運營。
2月初,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小馬智行車隊還在廣州南沙進行了全程約2.8公里的上路試運行。當時報道稱,這也是全國首支城區運營白天黑夜全場景無人駕駛車隊。
北上廣之外,國內還有不少城市也在推動無人駕駛的發展。
長春
去年8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北方)示范區在長春凈月啟明軟件園正式開工。這將成為東北首家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基地、中國國內首家寒區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測試體驗基地和國內首家以汽車企業為依托建設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區。
北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及相關技術,未來可為汽車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和V2X網聯汽車提供72種主測試場景和1200個子測試場景。
而早在2016年,國家工信部就已經與吉林省政府就“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同月由吉林省工信廳牽頭組織吉林省、長春市、凈月區相關部門成立了項目推進小組,啟明信息聯合中國一汽、清華、北航、電信研究院、華為、大唐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承擔該項目建設。
示范區建成后,可以支持示范車輛達到10000輛,包括轎車、客車、卡車、新能源等多種車型。項目計劃到2019年,示范道路累計增加到約100公里。
從當地的產業布局來看,一汽集團的智能網聯產品技術研發水平和市場推廣能力、吉林大學擁有的國內領先的高逼真度駕駛模擬器及高精度車輛動力學模型研究,以及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遙感、探測、成像領域的研發優勢等,都為吉林省在這一新的汽車產業領域獲得創新突破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深圳
去年12月2日,海梁科技聯合深圳巴士集團在深圳市福田區成功舉行了“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全球首發儀式,這是全球首次在開放道路上進行的智能駕駛公交試運行,成為全球智能駕駛汽車行業發展進程中一個重大里程碑事件。
今年,海梁科技又與世界領先的可持續交通運輸解決方案供應商瑞典斯堪尼亞公司,在深圳福田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加快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之路。雙方還將聯合深圳巴士集團,積極推動全球商用車智能駕駛創新中心建設,該智能駕駛創新中心或落地深圳市福田保稅區。
此外,今年海梁科技還計劃聯手深圳巴士集團推出基于5G的智能公交車聯網示范項目。通過和中國電信合作,在福田保稅區建設首個支持智能駕駛的5G基站。
早在2010年,深圳就是全國首個與交通運輸部簽署共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合作框架協議的城市。2017年末,深圳宣布成為“全球特大型城市中首個實現公交全面純電動化的城市”。
而在今年春節期間,比亞迪無人駕駛車隊在港珠澳大橋秀車技。此次比亞迪無人駕駛車隊搭載百度Apollo系統,代表著中國在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領域最高水平合作。
武漢
2016年11月,國家工信部與湖北省簽署協議,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同建設“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項目,這也是中國第六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雷諾等知名汽車制造企業,年汽車產能超過200萬輛,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根據示范區發展規劃,擬在1至3年內建設15平方公里的半封閉智慧小鎮。屆時,測試車輛將進入市政道路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重慶
3月14日,重慶市頒布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該細則的出臺是為規范裝配有自動駕駛系統的機動車輛上公共道路行駛開展自動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有效控制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潛在風險,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細則對測試要求做了具體的十條規定,包括測試車輛駕駛位上配備有該車通過審核的測試駕駛員;測試駕駛員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2小時,間隔休息時間不低于0.5小時,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6小時等。
此外,細則還明確,測試車輛違反道路交通法規或發生責任交通事故,測試駕駛員、測試主體依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等法定部門的認定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在此之前,由中國汽研牽頭,已經成立了包括長安汽車、重慶大學、重慶信息通訊研究院、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等13家成員單位的“重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聯盟”和“重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
按照去年公布的計劃,今年6月在重慶的禮嘉片區將開通從歡樂谷到九曲河公園為環線的首條自動駕駛試乘試駕體驗環線。到年底,一條從江北機場出發,經魚嘴、禮嘉、悅來再到北碚縉云山的自動駕駛示范路線也將啟用。
政策驅動中國自動駕駛的快速落地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1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針對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問題,目前的法律還有所限制,工信部正在和公安部門討論,修改道交法的時候應該對此留有一定的空間和發展余地。
而前不久,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彥宏在兩會提案提到,應盡快規范無人駕駛汽車的運營標準,給合格的企業頒發許可,并表示,政府應鼓勵符合特定要求的企業率先開展無人駕駛運營業務。
根據百度計劃,今年7月底,他們將與金龍合作,率先實現無人駕駛小巴車的小規模量產及試運營。同時,其他無人駕駛相關企業也正加速前行。
幻想圖景漸漸成為現實。出行領域未來幾年的蓬勃發展,值得期待。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