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工業互聯網是什么?應該如何建設?如何去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3月5日,剛剛成立的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圍繞于此做了大量資料的詳細梳理,具體分享20問如下:
一、工業互聯網是什么?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成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托、重要途徑、全新生態。
二、工業互聯網和通常所說的互聯網有什么區別?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領域,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面向實體經濟應用的演進升級。通常所說的互聯網一般是指消費互聯網,與之相比,工業互聯網有三個明顯特點。
一是連接對象不同。消費互聯網主要連接人,應用場景相對簡單,工業互聯網實現人、機、物等工業經濟生產要素和上下游業務流程更大范圍的連接,連接種類、數量更多,場景復雜。
二是技術要求不同。消費互聯網網絡技術特點突出體現為“盡力而為”的服務方式,對網絡時延、可靠性等要求相對不是特別嚴格。但工業互聯網既要支撐對網絡服務質量要求很高的工業生產制造,也要支撐高覆蓋高靈活要求的網絡化服務與管理,因此在網絡性能上要求時延更低、可靠性更強,同時由于直接涉及工業生產,工業互聯網安全性要求更高。
三是發展模式不同。消費互聯網應用門檻較低,發展模式可復制性強,完全由谷歌、臉書、亞馬遜、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主導驅動發展。工業互聯網涉及應用行業標準雜、專業化要求高,難以找到普適性的發展模式,通用電氣、西門子、航天科工等制造企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同時,互聯網產業多屬于輕資產,投資回收期短,對社會資本吸引大。而工業互聯網相對重資產,資產專用性強,投資回報周期長,且還存在一些認知壁壘。
三、發展工業互聯網有什么重大意義?
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壯大。
我國工業經濟正處于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的關鍵期,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發達國家制造業高端回流和發展中國家中低端分流的雙重擠壓,迫切需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步伐,推動工業經濟從規模、成本優勢轉向質量、效益優勢,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快速構建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搶占未來發展主動權。
四、工業互聯網如何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工業互聯網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關鍵支撐。一是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通過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各種生產和服務資源在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優化配置,推動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幅提升工業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工業互聯網促進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由單點數字化向全面集成演進,加速創新機制、生產模式、組織形態和商業范式的深刻變革,催生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工業互聯網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是加速網絡演進升級。工業互聯網促進人與人相互連接的公眾互聯網、物與物相互連接的物聯網向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拓展,大幅提升網絡設施的支撐服務能力。二是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工業互聯網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可以與交通、物流、能源、醫療、農業等實體經濟各領域深度融合,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推動網絡應用從虛擬到實體、從生活到生產的科學跨越,極大地拓展了網絡經濟的發展空間。
五、工業互聯網具有怎樣的功能架構?
工業互聯網由網絡、平臺、安全三個部分構成。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網絡”是實現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泛在深度互聯的基礎,包括網絡互聯體系、標識解析體系和信息互通體系。通過打造低延時、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實現信息數據在生產各環節和全要素的無縫傳遞,從而支撐形成實時感知、協同交互、智能反饋的生產模式。
“平臺”是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也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平臺下連設備、上連應用,通過海量數據匯聚、建模分析與應用開發,推動制造能力和工業知識的標準化、軟件化、模塊化與服務化,支撐工業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創新和資源高效配置,是構建制造業新生態體系的核心。
“安全”是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保障,涉及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五個方面。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對工廠內外網絡設施的保護,避免工業智能裝備、工業控制系統受到內部和外部攻擊,保障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其應用的可靠運行,降低工業數據被泄露、篡改的風險,實現對工業互聯網的全方位保護。
六、工業互聯網的網絡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哪些工作?
工業互聯網的網絡體系是工業系統互聯和工業數據傳輸交換的支撐基礎,是在現有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演進升級和疊加新型專網而形成,包括企業內網絡和企業外網絡。構建網絡體系,主要包括四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推進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術改造和建設部署,打通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為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打下良好基礎。二是加快工業企業外網建設。重點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優化升級國家骨干網絡,為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泛在互聯與數據順暢流通提供保障。同時,進一步推進連接中小企業的專線提速降費,降低中小企業的信息網絡服務成本,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是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賦予工業互聯網每一個機器和產品“身份證”,推動實現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以及人、機、物全面互聯,進而實現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信息資源集成共享。四是推進工業領域全面部署IPv6。在工業企業網絡化改造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工業領域IPv6發展,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對海量地址的需求。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