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成都全搜索特別推出“以奮斗致青春”特別報道。講述青年們在不同崗位上的奮斗故事。不久前的“成都工匠”事跡報告會上,李輝作為90后的“工匠”代表,在金牛賓館大禮堂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一個“青春”和“汗水”的故事。
李輝工作畫面
每天抽一小時訓練精準度 叉車“叉”進螺絲帽
李輝,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一個普通的叉車司機。2009年,19歲的他第一次見到了他“吃飯的家伙”——叉車。“記得從我看見叉車的第一眼起,我便與它‘一見鐘情’,下定決心一定要駕馭這個大家伙。帶著滿腔的熱血與干勁兒,我開啟了與叉車為伴的‘戀愛模式’?!?
公司計劃部叉車組擔著保障生產、運輸的重要任務。在需要運輸的物品里,還包括了一些危險性的氣體、液體,還有脆薄易碎的硅片,這對叉車操作安全提出了極高要求。剛入行時,有一次要搬運危險化學品,由于技術不熟練,李輝在叉取化學品貨物時,貨叉沒能對準叉孔,導致貨叉直接撞上化學品上。此后,為了確保工作零失誤,李輝每天會抽出一個小時,訓練自己的精準度。如何訓練呢?李輝會反復練習,讓叉車的“叉”精準地伸到螺絲帽的小圓孔里。
此外,李輝并不滿足于學習單一型號叉車的操作技巧,經過自學,他可以熟練操作多型叉車,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生產和物流需求。在600多個日日夜夜的工作中從未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李輝做事跡報告
自創狹窄空間操作技巧 被用為教學教材
李輝和叉車組同事每個班次工作8小時,每天需要裝卸電池成品、硅片原料數十車,廢棄包材近百貨盤。在公司的特殊氣體存放間,存放著各類危險性氣體、液體以及硅片等生產物資,密布各類管線、設備,物資量大,空間狹窄,對叉車裝卸操作的技術和安全均提出了極高要求。
為了既確保裝卸安全,又提高工作效率,李輝經過仔細觀察思考,反復琢磨,不斷摸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狹窄空間叉車裝卸操作技巧”,創新了操作流程,在合乎規范、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確保裝卸動作一次到位,實現了單次裝車節約時間10%,卸車時間節約10%-15%,顯著降低了叉車電力消耗和充電次數顯著提高了在狹窄空間裝卸貨物的安全性和效率,大大降低了車輛設備的磨損率。
這套操作技巧在叉車組中推廣后,每臺叉車延長電池壽命20%-30%,每年為公司節約成本數萬元。這套操作技巧被公司作為技術創新案例,制作成為叉車基本操作培訓視頻教學教材,供入職人員觀看學習。
在李輝看來,“奮斗”就是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而“青春”就是年輕,就是活力。二者結合起來,就是要趁著青春時,好好去奮斗。他告訴記者:“俗話說得好,行行出狀元。我想對現在的年輕人說,就算平凡的工作也是有價值,社會的發展也需要平凡的崗位,所以無論做任何工作還是要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