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年增長67萬臺!
事故率反而逐年下降,做對了什么?
每年3、4月份,市場監管總局都會發布上一年度的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通告。今年3月16日,2022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狀況的通告如期發布。我們非常關注叉車的安全狀況,縱觀這些年的通告數據,并沒有看到很大的改善: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登記數量從2017年的81萬臺增長到2022年的179萬臺,平均年增長16萬臺;6年了,車輛事故卻還徘徊在40多起,2022年死亡人數40人!
但沒想到的是,同為特種設備的電梯的安全狀況卻是另一番景象:電梯登記數量從2017年的563萬臺增長到2022年的964萬臺,平均年增長67萬臺;而電梯事故率卻保持了逐年下降的趨勢,從五十六起事故下降到二十二起。導致電梯事故的重要原因——違章操作也從28起下降到了4起。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呢?在電梯安全改革中做對了什么?來看看視頻里怎么講的。唯創安全,贊222022年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尾攻堅,電梯質量安全提升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電梯是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的突破口,市監局當然也不會忽視叉車安全狀況的改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的這三年,不少地方都有進行叉車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特別是在江蘇省,各區市監局以技保安全,通過前期宣傳鋪墊、試點技改,逐步推進叉車技改運行新模式,有效遏制叉車事故多發勢頭。那江蘇的叉車技改是怎么進行的呢?且耐心往下看!
叉車技改這樣做滿足TSG81,有效降低叉車事故!
江蘇省作為全國叉車保有量第一的省份,在推進叉車技改的行動上,江蘇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從2022年開始,江蘇叉車技改試點遍地開花。在前期充分調研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江蘇南通、無錫等地全面推行叉車“保險+技改+共享”的新模式。南通市監局通過對在用叉車推行:
最高車速限制、駕駛人員身份識別、安全帶管理、警示安全燈光以及設備定位的技術改造,實現了叉車在運行過程中隱患的自動化阻隔、狀態的實時化監控,全面提升了叉車運行風險防控水平。經多方走訪,單純的技改并不能引起企業足夠的興趣,南通市監局創新提出以“保”促“改”方案,得到了廣大企業的贊同。唯創安全,贊11叉車技改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叉車作業人員指紋識別功能或者人臉識別功能,并對叉車使用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實現超速報警、違章報警等功能,杜絕無證人員駕駛叉車,減少作業人員違章行為發生。
同時,通過技改設置智能色標提示,提醒使用單位及時為叉車辦理定期檢驗,保證叉車本體在檢驗有限期內。江蘇叉車技改行動還推動了叉車安全標準的升級,2022年8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規程》即TSG 81-2022。
在安全保護與防護裝置這一版塊,就指出叉車須標配司機權限信息采集器,通過指紋、虹膜、人臉特征等生物信息或者磁卡等與個人身份信息唯一綁定,司機通過權限驗證,才能啟動車輛。
2025-06-28 18:11
2025-06-28 18:10
2025-06-28 18:09
2025-06-28 18:08
2025-06-28 18:06
2025-06-28 18:05
2025-06-28 18:04
2025-06-28 18:03
2025-06-28 18:03
2025-06-28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