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經營戰略,以市場占有率的思想轉換為客戶占有率
對于目前,一些大公司和外資公司通過收購或并購等方式,擴大公司銷售及市場占有量,從而使公司不斷壯大,如今搶占市場成為每家公司的首要任務,李總表示,一個企業提高市場占有率是必然的目標,但過于看重市場占有率會歪曲企業經營思想。如果只從工程機械行業公布的數據來分析市場占有率,水分較高。其實,這是會歪曲經營狀態,最主要的是給客戶傳達了錯誤的情報,并且這是一種欺騙客戶的行為。
現代京城不是為提高市場的占有率,而是提高客戶的市場占有率,是以客戶為導向,而非市場。為此,現代公司的所有出發點都以客戶的觀點為參照,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樹立明確的經營戰略目標,然后用實際行動表現。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下,所有的企業都想做快速的售后服務。但企業的最快售后服務是由用戶來判斷的,不是嗎?在備件供應方面,現代已經在國內5個地區設立了備件倉庫。主要零部件提前供給代理商,讓代理商儲備后,如果用戶急需用零配件更換或者維修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很快地提供給客戶,建立備件倉庫的初衷便是樹立快速服務的便捷模式。
所有的都是以客戶為本,以客戶的觀點來行動。因此,只有得到用戶的信賴才能提高市場占有率,這也是行之有效關鍵的方法。
機會和危機共存,有危機才有機會
企業的快速發展,使很多公司面臨人才奇缺,產品同質化,市場公開明朗化,已由原來的大魚吃小魚,發展成為快魚吃慢魚。在優勝劣汰的時代日益加劇的今天,企業的危機感愈來愈沉重。
李總說:“企業經營過程中也曾受到過危機影響,但只有總結,危機才會變成機會。像一些企業在經濟危機來臨時,便宣布破產或者倒閉,抵抗不了危機帶來的危害,自然也對危機中的機會也無從發現。
一個企業的興旺盛衰,在經濟好,銷量好的時候衡量不出好與壞,只有在危機時,如果企業的危機意識不強,或許會在市場上消失。危機感同時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源泉,是一個企業成長發展的重要動力。企業缺乏危機感,就會變得安于現狀。裹足不前,等待它的只會是滅亡和消失。我們現代總是以當前市場是最惡劣的環境為發展前提,用充滿危機感進行企業經營?!?BR> 對比以前,展望未來,強調危機即是機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總是藏在危機之中,需要我們的發現。
加快人才發展,注重培育人才
在現今這個時代,人才對一個企業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企業要做大,就必須重視人才。如同修長城,人才就是基石;如同建大廈,人才就是承重墻;如搞企業,人才就是頂梁柱。無論干什么事業,人才都是成功的保障。古今中外,治國也好,治企也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這是一個誰也否認不了的真理。
李總認為,培育人才是我在中國共產黨身上學到的,并將學到的方法用于管理公司之中。你們應該了解中國共產黨在選拔領導干部的時候,是提前發掘并對其進行培養。我們現代企業和部門內部,也是提前選撥優秀人才進行培訓,還將優秀員工派到韓國蔚山本部去研修。目前正在執行培養核心人力、骨干人才的項目。
弄懂革新的含義,技術創新觀念
革新是推動企業高效發展的原動力,革新對企業的騰飛、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知識經濟的挑戰,都有著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只有通過革新,才能改變人們的生活與生存環境,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全球經濟時代,企業在全球經濟的競爭能力取決于創新能力,而企業的創新能力大部分取決于企業家的能力。
在理解“革新”二字的含義時,李總認為,單從革新兩字的字面上分析,革的是人的皮膚,就是嶄新的意思。把人的皮膚變成嶄新的話,肯定會很痛苦。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任何苦難都得克服,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我便是用這種精神帶企業,先考慮好客戶到底需要什么,滿足客戶的需求,照著這種方向去發展,便是革新。
技術創新是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才能保持常青不衰
技術創新之于企業發展,是不竭的動力源泉;技術創新之于一個創新經濟體,是又好又快發展的保障。因此,一個國家要實現創新驅動和創新發展,產業要實現轉型和升級,企業的技術創新是最重要的基石。
2025-03-27 09:41
2025-03-13 14:44
2025-03-13 14:42
2025-03-12 15:55
2024-12-05 10:11
2024-12-01 09:02
2024-11-27 16:04
2024-11-14 10:05
2024-11-13 09:40
2024-07-04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