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由中國叉車網(m.cn338.cn)原創,如需轉載,請務必與我網聯系)
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從發展的歷史或是目前從業人員素質、產品的質量與設計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需不斷找出相互之間的差距,才能知己知彼,從模仿中超越而不斷創新,為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健康發展有一個正確的指引與標桿。
一、中、西方工業車輛發展歷史對比
叉車在企業的物流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運設備中的主力軍。廣泛應用于車站、港口、機場、工廠、倉庫等國民經濟各部門,是機械化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的高效設備。從美國克拉克公司1917年首次開發出全世界第一臺搬運用叉車開始,叉車就給世界物流產業帶來了革新和變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叉車得到長足的發展。1958年在大連叉車總廠(現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誕生了中國的第一臺叉車,由此開創了中國叉車制造業史。中國叉車發展的歷史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從時間上足足相差了41年的時間。
二、中國工業車輛行業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部分企業的物料搬運已經脫離了原始的人工搬運,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車為主的機械化搬運。因此,在過去的十來年中,為跟上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中國叉車市場的需求也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1、數量大國
中國工業車輛國內銷售量在2009年已經超過美國、日本等而成為工業車輛消費大國,這如同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一樣,叉車行業的發展速度之快讓世界震驚。據中國叉車網(m.cn338.cn)統計,從1999年至2012年全國叉車實際銷售量達1,345,180臺(部份數據來源于CITA及相關單位),1999年至2012年進口叉車總量達12萬多臺。僅僅這14年來,中國叉車市場保有量已接近150萬臺。其中國內銷售方面,從2003-2012這十年,中國國內工業車輛年平均銷售量為125,069臺,僅在2011年竟達到236,257臺,占世界工業車輛行業的25.09%之多,而歐洲、美洲分別為:324,073臺、207,485臺,從數量上看,中國一國的銷售量已超過整個美洲近3萬臺之多,中國為工業車輛數量大國是當之無愧的。
2、市場大國
中國雖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據近日的資料顯示,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拐點已在2012年出現,自2012年起,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逐漸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勢必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但分析稱中國正處于GDP快速增長期,需借助機器設備代替人工操作,加大機械化、自動化操作而提高效率,我們看到了國內市場對工業車輛的需求量正在急劇擴大,工業車輛在國內市場將是一個朝氣蓬勃的行業。
全球排名前10名的工業車輛制造商在最近20年來紛紛進駐中國,這個現象已經說明,他們對中國工業車輛市場的重視程度。可以肯定的說,中國在現在及將來將繼續扮演全球最大的工業車輛市場大國。有以下因素可以證明:
1)人口大國和人口紅利的消失
據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中國現在總人口是137,053萬人。其中,大陸共有133,972萬人;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里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對此表示,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拐點已在2012年出現,自2012年起,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逐漸減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也認為,從2010年至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2900多萬人。伴隨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中國人口紅利趨于消失。
2)正處于GDP快速增長期
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1月18日上午公布數據,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19322億元,比上年增長7.8%。數據顯示,從2003年至2011年,中國GDP實際增長了1.5倍,年均增速10.7%。據資料顯示中國前二十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過大,在對外開放后產生的“瀑布效應”所帶來的。從目前中國的生產力水平與發達國家的相對落差來看,這種“瀑布效應”遠未結束,“7.8%”雖表明2012年經濟增長速度已告別10%左右的高增長階段,但中國經濟在一個較長時期內保持快速增長的潛力仍然很大。
3)以上快速增長的GDP和龐大的人口所承載的商品物流決定了需要數量龐大的工業車輛來搬運和支撐。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