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相比,很多發達國家的物流模式剛好是倒過來的,日本、美國、韓國這些國家90%以上的物流配送都是需求引導生產。”張先生介紹說:“伴隨著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物質生產資料得到極大豐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物質生產資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推動發達國家物流模式逐步由供應鏈推動型向需求鏈引導型發展。發達國家從生產環節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很多工業企業用機械化生產手段代替人工勞動,種植業也實現了機械化,而機械化的最大優勢就是確保生產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促進物質資料的極大豐富。有些工業產品的生產周期比較長,是否能實現機械化生產,對這些行業的影響尤其明顯。”
推動物流模式轉變
“需求鏈引導型物流模式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來說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加速物流模式從供應鏈推動型向需求鏈引導型轉變,是我國必須堅持的長遠計劃。”張先生認為。 如何實現呢? “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不斷發展經濟、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物質資料的進一步豐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但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可急功近利,只能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他表示。
對此,業內人士也給出了建議:“首先,根據不同種類的商品性質,可以在一些商品上試行需求鏈引導型物流發展模式。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比如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汽車定制需求模式,消費者可以事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款式,之后汽車制造商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相應的車型。可以進行個性化定制的商品多為價值比較昂貴的工業產品和耐用消費品。生產這些產品的原材料不能受周期性季節、天氣變化的影響,同時,還要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加工完成,具備這些條件的商品就可以試行需求鏈引導型物流模式。其次,要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逐步推行需求鏈引導型模式。現階段,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地區之間有差距,城鄉之間也有差距,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些差距,因地制宜地發展需求鏈引導型物流模式。例如,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和大城市、中心城市,逐步推行根據消費者需求引導生產部門生產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物流模式,并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減少不必要的物質資料浪費,逐漸形成一條適應中國國情的集約型物流發展模式。”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