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直從事智能產品研發的余凱先生對人工智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他認為❶智能產品要“有體溫”:即在人機關系上要堅持以人為主,本著“讓它幫助我們生活,而非顛覆我們生活”的原則❷智能產品要有“大腦”:余凱先生選擇做機器人大腦芯片,因為他認為這才是在做端的智能化,是在“響應政府號召”,即李克強總理所倡導的“互聯網+”。
前言:余凱先生從百度離職后開始創業。他的創業項目是從事機器人大腦芯片開發,想為機器人裝上“大腦”。一直從事智能產品研發的余凱對人工智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智能爆炸:開啟智人新時代》一書更是把他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階段的劃分作為了立論的依據。
很高興本書把我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階段的劃分作為其立論的依據,而更讓我高興的是,本書還在此基礎上對具有智慧的高級生命體的未來形態乃至最終形態進行了暢想。我始終認為,想像的內容是否科學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想像力本身。因為人類的歷史告訴了我們一個基本事實,想像力就是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人類來講,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關注可行性、關注產業發展的原則與技術應用的路線。我當然是高度關注它們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就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原則與技術應用的路線的“開拓者”之一——我希望自己開拓的道路能夠成為通天大道。
實際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原則與技術應用的路線不只一種。我的選擇可以歸結為“二有”:有體溫,有大腦。前者指的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原則,后者指的是技術應用的路線。當然,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