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電池行業波特五力模型(競爭格局)分析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鉛酸蓄電池行業的上游包括鉛、硫酸、塑料等,鉛酸蓄電池行業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大,鉛和硫酸行業整體呈現產能過剩,且電池制造是鉛的重要下游應用領域,從而鉛酸蓄電池行業對鉛和硫酸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而塑料供不應求,且行業對塑料的特性有較高的要求,從而對塑料行業議價能力較低。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鉛酸蓄電池的下游行業主要是汽車、電動車、通信、新能源等,通過綜合分析,鉛酸蓄電池行業的議價能力整體較低,但針對少數生產高端鉛酸蓄電池產品的企業議價能力相對較高。
新進入者的威脅:2007-2010年間,電池市場的迅速發展及投資擴張使得國內市場高度分化,這使得中國政府鉛酸蓄電池的生產設施采取了更為嚴厲的要求,包括新的市場進入者必須滿足安全性、環保承諾及最低理想產能等一系列嚴格的準入條件。由于鉛酸蓄電池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先進的產品配方和高產量運營,小型的市場參與者由于技術水平低且沒有成本優勢而很容易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對新的市場參與者來說,通常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去建立起良好的聲譽和分銷網絡。由于電池對電動自行車制造商來說是關鍵部件,其電池質量及售后服務也是電動自行車銷售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下游產業制在選擇合適的鉛酸蓄電池供應商時非常謹慎,新的市場參與者很難在短時間內成為下游產業的鉛酸蓄電池供應商。
我國鉛酸蓄電池行業近年來隨著下游需求的拉動,盈利狀況良好,利潤率保持較高水平,這對潛在進入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但國家專門出臺一系列規范化行業的相關政策,提高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同時現有企業的反擊為潛在進入者提供了較大的進入壁壘。因此,中國鉛酸蓄電池潛在進入者的威脅一般。
替代品的威脅:目前市場上主要充電電池有鎳氫電池、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其中鋰離子電池對鉛酸電池具有很強的競爭性。在鋰電池和鉛酸蓄電池的屬性對比中,兩種不同類型的電池各具優勢。鉛酸蓄電池最大的優勢就是適用溫度帶很寬。在低溫環境中放電功能良好,在高溫環境中本體不會發生爆炸,安全性能高。它的另一個較大的優勢則是售價低廉,這得益于它豐富的原料以及高資源循環率。反觀鋰電池,它的優勢在于電池能量密度高,這可以讓它需要高續航能力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打開市場。此外,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也支持鋰離子電池的發展。
鉛酸電池遭受鋰電替代沖擊,但短期影響仍有限。鉛酸電池的種類有儲能型、備用型、起動型和動力型,目前鋰離子電池對鉛酸電池的替代主要是動力型的電動自行車市場。近年來鋰電動兩輪車產量快速增長,但截至目前市場占有率仍遠小于鉛酸電動自行車。與鉛酸電池相比,鋰電池確實具有能量密度大、體積小、重量輕、瞬間放電大等優點,但是在電動兩輪三輪和四輪上使用,目前的發展還存在致命的弱點:
第一,鋰離子動力電池返修周期長,售后服務不能像鉛酸電池那樣大面積推廣:鋰電池維修,遇到電池組中任何一顆電池出現問題,必須要運輸到工廠,通過專業的設備和經過配對的電池進行更換,這個過程不僅時間長、成本高,而且技術要求嚴,以此嚴重制約了鋰電池大面積推向電動兩輪車產業。
第二,使用條件苛刻,管理系統要求非常高,不能像鉛酸電池那樣耐勞。
第三,更換價格高得驚人,不能像鉛酸電池那樣便宜:現在鋰電池價格已經大幅度下降,鉛酸電池0.6元以上/Wh,鋰電池1元左右/Wh。但是,作為廣大的電動兩輪車消費者而言,對更換電池的價格頗為敏感。鉛酸電池以舊換新只需300-400元。然而,鋰電池電動車更換一組鋰電池(48v10Ah)的沒有800元(市場零售)以上的支出是搞不定的,相反,購買一輛新的鉛酸電池電動車也僅僅為2000元左右(簡易款或小包車)。這樣的價格差距,使得鋰電車的消費群體始終難以增加。截止到目前,鋰電池在電動兩輪車上的推廣已經有8年了,替代鉛酸電池截止到目前還沒有突破10%。
而且,目前的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是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推動起來的,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坡,鋰電的優勢將不那么大。相反,鉛酸電池產業經過這么多年的市場磨煉,產業鏈已經非常的完備與健全,鋰電池要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要想撼動鉛酸電池產業,恐怕在短時間內辦不到的,除非鋰電池在電動兩輪三輪和四輪車上的推廣也像新能源汽車那樣,享受到政策的補貼,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綜合來說,因為高續航需求特性,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大放異彩,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引導一定會促進鋰電池行業的發展。但是,鋰電池在生產和回收過程中高昂的成本依舊無法忽視,鉛酸蓄的高安全性以及高資源循環特性所帶來的低成本也更受生產企業的青睞,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鋰電池回收技術沒有突破之前,鉛酸蓄電池在二次電源市場依舊地位穩固難以撼動。
行業競爭者的競爭:近十年來,汽車、通信、電動自行車以及新能源儲能等需求的增長,推動我國鉛酸蓄電池工業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進程的加快,我國的鉛酸蓄電池企業已經形成民營、外資、中外合資、國有等多種經濟成分及多元化所有制在競爭中共同發展的格局。隨著江森自控、杰士湯淺、艾諾斯等國際知名鉛酸蓄電池企業將生產轉移至我國,鉛酸蓄電池市場已日趨國際化,并呈現優勝劣汰趨勢。此外,專業化、地域性規模企業逐步形成并壯大,市場份額逐年增長。未來,隨著我國環保政策的嚴格執行,行業規范條件等相關政策的貫徹和實現,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環保投入將進一步加大,成熟、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技術、新工藝將被推廣。未來只有那些實力雄厚、研發能力強、產品質量穩定,同時也具備較好的環保治理能力的企業,有望在市場中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因此,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環保政策壓力,鉛酸蓄電池行業整合、兼并重組的進程將加快,行業優勢企業規模將不斷擴張,小型企業將因無法承擔較高的環保投入及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投入而逐步被兼并、淘汰。
國內鉛酸電池企業價格大戰,競爭非常激烈。縱觀整個鉛酸蓄電池市場,從競爭數量、行業增長率、退出壁壘、同質化程度,以及競爭層次來看,鉛酸電池行業處于成熟階段,但是行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受到企業自身因素的局限,多數企業集中于低端產品,打價格戰,現有企業競爭激烈。
跨國公司加速布局中國市場。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與廉價資源一直是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誘因,近幾年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上升,跨國公司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并且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度的提升,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價值環節逐漸增加。在已進軍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中90%打算追加投資,其投資領域從原來的制造業向研發、服務、銷售等上下游各個行業延伸。逐漸進入的價值環節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整合,協同效應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以上這些原因要求跨國公司必須對中國區的資源與能力進行重新整合,才能發揮協同效應,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鉛酸電池行業增長前景總結
鉛炭電池優勢明顯,嚴重威脅鋰電擴張。近年來,鋰離子電池發展速度非常快,給很多人一度造成了“鉛酸電池落后應該被淘汰”的印象。然而實際上,隨著鉛碳電池技術的推出與改進,其核心競爭力:低廉的成本(0.6~0.8rmb/Wh)與較好的壽命使其在固定式儲能、低速電動車、電動自行車等領域都取得不小的成果,成為了鋰電等技術的強勁對手。
鉛碳電池有以下優勢:
一是充電快,提高8倍充電速度;二是放電功率提高了3倍;三是循環壽命提高到6倍,循環充電次數3000次以上;四是性價比高,比鉛酸電池的售價有所提高,但循環使用的壽命大大提高了;五是使用安全穩定,可廣泛地應用在各種新能源及節能領域。此外,鉛碳電池也發揮了鉛酸電池的比能量優勢,且擁有非常好的充放電性能——90分鐘就可充滿電(鉛酸電池若這樣充、放,壽命只有不到30次)。而且由于加了碳(石墨烯),阻止了負極硫酸鹽化現象,改善了電池失效的一個因素。此外,與傳統鉛酸電池相比,鉛炭電池還有利好政策。
在固定式儲能方面,光伏電站儲能、風電儲能和電網調峰等儲能領域,常要求電池具有功率密度較大,循環壽命長和價格較低等特點。鉛碳電池在空間寬裕、成本要求高的場合競爭優勢更大,而且相對來說一次投資成本較低。而鋰電因為能量密度高、成本偏高,更適合用于一些對于空間有要求、成本相比下不那么敏感的場合,在分布式儲能場合會更有發展。而對比其它儲能技術,比如電容(儲能密度很低,只能進行功率緩沖),液流電池(技術成熟度中等,體積明顯偏大),鉛碳技術在現階段仍然具有良好的競爭實力。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環保政策壓力加速鉛酸電池行業整合、兼并重組的進程,規模效應將在行業優勢企業中發揮作用。統計顯示,截止2012年國內鉛酸蓄電池企業共2000多家,其中產值超過20億元的企業約有10家,超過1億元的企業約有260家,整個行業的集中度非常分散,遠遠低于美國、日本等國家。隨著環保部下發的《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及工信部出臺的《鉛酸電池行業準入條件》的出臺,未來行業整合的手段將會在產能限制、技術限制、選址限制等三個方面落實,眾多中小企業將逐漸退出,整合轉型及技術升級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規模以上企業在逐年減少,目前,鉛酸蓄電池的廠商由2000多家減少至不到50家,整個行業集中度得到提高。
在備用電源電池和儲能電池用途領域,市場分布在電信、金融、政府、新能源以及工業制造等行業領域,細分行業集中度較低,優勢企業主要包括南都電源、雄韜股份、圣陽股份、雙登集團、理士國際。在起動電池用途領域,起動電池市場主要在新車市場和維護市場,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優勢企業主要包括中國動力、駱駝股份、江森自控和杰士湯淺。在動力電池用途領域,動力電池市場主要在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等,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優勢企業主要包括天能動力和超威電池。
來源:行業報告研究院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