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展要求。今后幾年,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時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物流園區,充分發揮物流園區的集聚優勢和基礎平臺作用,構建與區域經濟、產業體系和居民消費水平相適應的物流服務體系,是促進物流業發展方式轉變、帶動其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1.科學規劃物流園區是提高物流服務效率的客觀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給我國物流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物流園區作為連接多種運輸方式、集聚多種服務功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已經成為提升物流運行質量與效率的關鍵環節。科學規劃物流園區有利于發揮物流設施的集聚效應,在滿足規模化物流需求的同時,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促進多式聯運發展,發揮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整體效能;有利于促進社會物流的有效組織和有序管理,優化布局和運作模式,更好地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為其他產業優化升級提供必要支撐。
2. 科學規劃物流園區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迫切需要。科學規劃一批具有較強公共服務能力的物流園區,一方面可以適度整合分散于各類運輸場站、倉房、專用線、碼頭等物流設施及裝卸、搬運等配套設施的用地,增加單位物流用地的物流承載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夠有效促進專業化、社會化物流企業承接制造業和商貿業分離外包的物流需求,減少原有分散在各類企業內部的倉儲設施用地。科學規劃物流園區,已經成為當前促進物流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途徑。
3. 科學規劃物流園區是推進節能減排和改善環境的重要舉措。面對日趨嚴峻的資源和環境約束,物流業亟需加快節能減排步伐,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科學規劃物流園區,有利于優化倉儲、配送、轉運等物流設施的空間布局,促進物流資源優勢互補、共享共用,減少設施閑置,降低能耗;有利于提升物流服務的組織化水平,優化運輸線路,降低車輛空駛率,緩解交通干線的通行壓力和城市交通擁堵,減少排放,改善環境。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
指導,按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物流要素聚集、提升物流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為目標,以物流基礎設施的整合和建設為重點,加強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大規范和扶持力度,優化空間布局,完善經營管理體制和服務功能,促進我國物流園區健康有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物流服務保障。
(二)基本原則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根據國家重點產業布局和區域發展戰略,立足經濟發展水平和實際物流需求,依托區位交通優勢,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注重與行業規劃相銜接,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物流園區,避免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整合資源,集約發展。優先整合利用現有物流設施資源,充分發揮存量物流設施的功能。按照規模適度、用地節約的原則,制定物流園區規劃、建設標準,合理確定物流園區規模,促進物流園區集約發展,吸引企業向園區集聚。
——完善功能,提升服務。促進物流園區設施建設配套銜接,完善物流園區的基本服務功能。注重運用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理念,創新運營管理機制,拓展增值服務,提升物流園區的運作和服務水平。
——市場運作,政府監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管理企業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積極發揮政府的規劃、協調作用,規范物流園區建設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支持物流園區發展的各項政策,推動物流園區有序建設、健康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基本建立物流園區建設及管理的有關制度,物流園區發展步入健康有序的軌道,全國物流園區規劃布局得到優化,物流園區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初步建成一批布局合理、運營規范、具有一定經濟社會效益的示范園區。
到2020年,物流園區的集約化水平大幅提升,設施能力顯著增強,多式聯運得到廣泛應用,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明顯提高,資源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齊全、綠色高效的全國物流園區網絡體系,對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物流園區總體布局
物流園區是提供物流綜合服務的重要節點,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全國物流園區總體布局的基本思路是:根據物流需求規模和區域發展戰略等因素,確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按照城鄉規劃、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等,合理確定城市物流園區建設數量、規劃布局和用地規模;研
究制定物流園區詳細規劃,因地制宜、合理確定物流園區的發展定位、功能布局、建設分期、配套要求等。
(一)物流園區布局城市
確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主要依據以下條件:一是物流需求規模,主要參考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貨運總量、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進出口總額等經濟指標的預測值。二是與物流業發展總體規劃以及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相關交通運輸規劃相銜接。三是結合國家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規劃,考慮相關城市的經濟發展潛力、物流需求增長空間以及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根據上述條件,按照物流需求規模大小以及在國家戰略和產業布局中的重要程度,本規劃將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分為三級,確定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29個,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70個(見專欄),三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具體由各省(區、市)參照以上條件,根據本省物流業發展規劃具體確定,原則上應為地級城市。
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共29個)
北京、天津、唐山、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廈門、濟南、青島、鄭州、合肥、武漢、長沙、廣州、深圳、南寧、重慶、成都、昆明、西安、蘭州、烏魯木齊
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共70個)
石家莊、邯鄲、秦皇島、滄州、太原、大同、臨汾、通遼、包頭、鄂爾多斯、鞍山、營口、吉林、延邊(琿春)、大慶、牡丹江、齊齊哈爾、無錫、徐州、南通、泰州、連云港、溫州、金華(義烏)、舟山、嘉興、湖州、安慶、阜陽、馬鞍山、蕪湖、福州、泉州、南昌、贛州、上饒、九江、煙臺、濰坊、臨沂、菏澤、日照、洛陽、南陽、安陽、許昌、宜昌、襄陽、岳陽、婁底、衡陽、佛山、東莞、湛江、柳州、欽州、玉林、貴港、海口、綿陽、達州、瀘州、貴陽、拉薩、榆林、寶雞、咸陽、西寧、銀川、伊犁(霍爾果斯)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