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的問卷評估,徐工集團的兩化融合目前處于創新突破階段,隨著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高速發展,以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等智能制造技術體系初步形成,以“數字化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已經到來。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已經成為工程機械發展的方向。但包括徐工在內的很多工程機械企業,雖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基礎薄弱和產品種類較多,離全產業鏈實現純粹的智能化制造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的召開,促進行業內關于兩化深度融合的交流與合作,正如這次會議“中國夢、智造路”的主題一樣,通過全行業優秀企業的努力,來實現工程機械行業的強國夢!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代表會議主辦方致辭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代表會議主辦方致辭,他指出:由于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出現了連續長時間的滑坡,各企業都感到了市場的壓力,許多企業分別從開源節流兩個方面予以應對,這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在這里再提兩點建議:一是要提振行業信心,要認識到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尤其是像中國這樣大國的經濟基礎。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參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并就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做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實現中國夢,裝備制造業這個基礎必須打牢。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是技術創新,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還是技術創新,不掌握科技創新最靈魂、最根本的東西,就掌握不了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命運。事實上,美國、德國、日本等制造強國近年來更是在加強本國的制造業競爭力。2010年11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美國制造業促進法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于2012年2月正式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
日本政府1999年起草了《振興制造業基礎技術基本法》,這一法規認為,“制造”(指產品的設計、制造)是支持日本的基礎。日本經濟產業省2000年制定了“國家產業技術戰略”,為生物、信息通信、機械、化學、能源、材料、環境保護、航空航天等13個產業部門確定了發展目標及其所需要的戰略舉措。
德國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高技術戰略2020》,2013年,電氣電子和信息技術協會發布了“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并納入政府的《高技術戰略2020》中。說明制造業,尤其裝備制造業,無論何時都是世界國家的基礎。
二是要借市場低迷之時,修煉內功,做好產品結構調整,和產品質量和制造核心能力的提升。習近平在鄭州的講話中還用三個“轉變”深刻詮釋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歷史使命,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快速增長,中國的人口紅利業已釋放,更重要的是隨著信息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制造業必須利用信息化這一歷史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與與發達國家相抗衡。
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提出了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經過5年的發展和完善,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007年)上,胡錦濤提出了“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新科學發展觀。兩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2009年起,工信部在紡織等行業啟動了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工作。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2012年,又在18個行業開展了評估工作。
受工信部委托,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12年對工程機械行業開展了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工作,對21家企業進行了評估。工程機械兩化融合評估工作不僅受到了工信部有關部門的好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評估,使參評企業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以便更好的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我們還準備將在評估工作中制定的評估標準進一步完善,使其成為行業標準,以引導企業正確的走信息化之路。
另外,為了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進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中國工程院開展了《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提出了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建議。協會也在組織專家編制《工程機械行業強國戰略研究》。《中國制造2025》構建了一個制造業評價體系,希望在宏觀上指導上、政策環境上促進我國成為制造強國;兩化融合則是在技術層面指導企業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強我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本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現場參觀會的形式,落實工信部的《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具體實施強國戰略,促進行業提升智能制造方面的水平。今后協會還將舉辦多種形式的現場會和交流會,幫助企業在研發、制造、營銷、服務及管理等方面提升能力,增強競爭力。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產業信息化處處長王建偉
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對工程機械行業兩化融合的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