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工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丁德宇做了《元工智造平臺》的專題報告,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元工國際執行系統MES、智慧供應鏈SCM、智慧價值鏈VCM以及基于多年積累的智配平臺SAW等已成為行業領先的成熟產品的詳細內容。丁德宇指出,元工智造平臺是一種無論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還是飛機、船舶、裝備和工程,它們從下單到交付,對訂單、研發、計劃、制造、物流、供應、質量和服務都進行精益管理的智造平臺。同時,對此平臺在各行業中的具體應用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分解說明。
會后,與會領導、企業代表、專家進行了合影留念。
與會領導、企業代表、專家進行了合影留念
會議期間,參會領導、企業代表、專家等應企業邀請參觀了徐工智能化裝載機基地和起重機生產基地。對于徐工高投入的智能化生產基地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參會領導、企業代表、專家應企業邀請參觀徐工智能化裝載機基地和起重機生產基地
兩化融合概念的形成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當前,全球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創新內涵愈加豐富,技術、網絡、應用、服務深度融合,不斷創造出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以及嶄新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主席率先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指導思想;經過5年的發展和完善,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主席繼續完善了“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新科學發展的觀念,兩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而十八大明確要求“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并將其作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內容和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的戰略路徑。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兩化融合工作的開展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和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工程機械制造大國,在世界工程機械50強中,中國占到10位,2012年的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目前行業企業近2000家,從業人員約90萬人,徐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三家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的銷售收入均已接近千億元。在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已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在國際化步伐越來越快的今天,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強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夯實發展基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則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實現上述目標提供了重要手段。
在工信部的統一領導下,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戰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開展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評估工作。以評估工作為契機,深入了解、調研、分析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兩化”融合的現狀以及遇到的問題,圍繞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兩化”融合的目標和要求,解放思想、交流經驗、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評估工作和經驗總結,使工程機械行業信息化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供應、銷售、財務管理等方面再上新臺階,促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2012年對工程機械行業開展了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工作,對21家企業進行了評估。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