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自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以來,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一直在逐步上升,而工業占比是逐步回落的。2007年第一季度以來,服務業占GDP比重累計上升了8.2個百分點,至51%,而工業占比則下降了5.8百分點,至40%。農業占GDP比重為9%。服務業占GDP比重在2012年第二季度首次超過工業占比。
高企且不斷上升的居民儲蓄率是抑制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長的一大障礙。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居民儲蓄率為30%,而美國9月份居民儲蓄率只有4.8%。中國居民傾向于將相當大比例的家庭收入存為儲蓄,這主要有三大原因:既要養小又要養老的儒家傳統、職工退休金有限、社保制度不健全。
然而,有證據表明,中國的消費支出正在增長。軌道交通客運繼續維持10%的穩健增速。中國人越來越注重個人健康和運動。2011年至2014年期間,中國的馬拉松賽事數量和馬拉松參賽者數量均增長一倍。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一度低迷的運動服飾銷售額再次出現躍升。今年以來,移動設備上網流量已經增長近一倍,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幅超過了50%。
科技、新能源、教育、媒體和娛樂等新興行業的銷售增速大幅超越基礎行業。在高盛(Goldman Sachs)追蹤的中國概念股當中,20家代表新興行業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了23%的收入同比增長,而“舊”公司的同期收入增速只有2%。
就業增長數據也進一步印證了這種轉變: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長,而重工業就業人數增速在下降。自2007年以來,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增長了8.2%,但重工業就業人數僅增長3.1%。
總的說來,中國重工業在衰退,服務業在興起。這些趨勢對于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意味著什么?
請記住,服務業也很脆弱。之前股市和房地產泡沫對金融服務業的提振發生了逆轉。此外,私營重工業企業和國有企業裁員也拉低了居民購買力。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